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专科导医 >> 妇科 >> 热点 >> 正文

解读引起附件炎的原因及治疗


日期: 2009 - 11 - 03   作者:   来源: 网络   责编: 中国导医网 薇薇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附件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官中输卵管卵巢被称为子宫附件附件炎是指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但输卵管卵巢炎常常合并有宫旁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积极彻底地治疗急性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附件炎的预防积极彻底地治疗急性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如已患病,治疗要持之以恒,以免病情迁延日久,难以根治。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及经期卫生,预防慢性感染。因炎症引起的较大的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行手术治疗。对于输卵管阻塞造成不孕者,可行输卵管整复手术。对反复急性发作的慢性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经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患者年龄较大时,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此外,由于本病病情顽固,又可反复发作,常使病人精神负担较重,所以还要树立信心,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锻炼,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力。 
  我们一起来找找引起附件炎的原因有哪些?
  1、分娩或流产后由于抵抗力下降病原体经生殖道上行感染并扩散到输卵管卵巢继而整个盆腔引起炎症
  2、在宫内节育器广泛应用的同时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或手术操作不严格而引发
  3、未经严格消毒而进行的宫腔操作如吸宫术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子宫颈管治疗以及消毒不严格的产科手术感染等
  4、不注意经期卫生月经期性交或不洁性交等
  5、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未经及时治疗时病原菌可经血行传播而引起输卵管卵巢炎多见于结核性疾病
  6、盆腔或输卵管邻近器官发生炎症如阑尾炎时可通过直接蔓延引起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炎症般发生在邻近的侧输卵管及卵巢
  7、性传播疾病如淋病感染后淋病双球菌可以沿粘膜向上蔓延引起输卵管卵巢炎症
一般来讲,附件炎是致病微生物侵入生殖器官后引起输卵管、卵巢感染的常见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附件炎症状明显,如发热、寒战、下腹剧痛等。慢性附件炎有程度不同的腹痛,或小腹坠胀和牵扯感,时轻时重,伴有白带增多、腰疼、月经失调等症状。

  附件炎的治疗:西医治疗
  1、 抗生素治疗: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首先应选用抗生素来治疗。抗生素可将残留的致病菌杀死,并可预防其急性发作。常用的药物仍为青霉素、庆大霉素、灭滴灵等,用法与急性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相同。
  2、组织疗法:如胎盘组织液、胎盘球蛋白,肌肉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
  3、物理疗法: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以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以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物理治疗有短波、超短波、红外线、音频、离子透入等。但体温超过37.5℃或患生殖器结核时则不要采用理疗。
  4、 其他药物治疗:对因慢性输卵管炎造成的输卵管阻塞,可行宫腔注射。选用庆大霉素16万单位,α-糜蛋白酶5毫克,地塞米松5毫克,以20毫升生理盐水稀释,严格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后行宫腔注入,从月经干净后3天开始,隔2天注射1次,至排卵期前结束。可连续治疗3个周期。
  5、手术治疗:因炎症引起的较大的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行手术治疗。对于输卵管阻塞造成不孕者,可行输卵管整复手术。对反复急性发作的慢性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经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深感痛苦,且年龄较大时,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附件炎时应分清寒热虚实的不同,辨证论治。
  1、 湿热下注型
  治以清热利湿。方用止带方加减:
  取猪苓、车前子(包)、赤芍各12克,黄柏、牛膝、丹皮、苍术各10克,泽泻、茵陈各6克。
  加减:若腹痛明显,加用元胡、川楝子各10克,以行气止痛;若纳差便溏可改苍术为炒白术10克,加生苡仁20克,云苓18克,以健脾祛湿。
  2、瘀热互结型
  治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方用当归元胡汤加减:
  用败酱草20克,当归、元胡、酒大黄、赤芍、桃仁各15克,香附12克。水煎服。
  加减:若小腹刺痛明显,加用乳香、没药各10克以化瘀止血;小腹胀痛明显者,加用川楝子、枳壳各10克以行气止痛;若经量少,色暗有块,加用益母草20克活血化瘀。若白带量多、色黄,加用茵陈15克,泽泻12克以清利湿热。
  3、寒湿凝滞型
  治以温阳散寒,活血祛湿。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
  取云苓15克,当归、赤芍各12克,没药、艾叶、苍白术、泽兰、红藤各10克,小茴香、川芎、桂枝各9克,干姜6克。水煎服。
  加减:若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加用肉豆蔻、白果各10克以温肾止带。若腰酸痛明显,加川断20克,杜仲10克,以益肾强腰。
  以上方药口服后,剩余药渣可放入布袋敷于下腹部,每次热敷20--30分钟。
  4、 肛门点滴法
  用赤芍、红藤、败酱草、公英、丹参各20克,夏枯草15克。上方浓煎100毫升,肛门点滴,每日1--2 次,15次为1疗程。
  本方适用于湿热下注或瘀热互结型患者。
  若有包块形成,可加三棱20克,莪术15克以化瘀消聚;有气虚之象时,加黄芪30克以益气健脾;若小腹冷痛,可去败酱草、公英,加用细辛10克,桂枝10克温经散寒。
  


 ·  附件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  附件炎疾病有哪些危害?
 ·  如何有效治疗附件炎疾病?
 ·  附件炎的治疗方法包括哪些?
 ·  慢性附件炎饮食要注意什么?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