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专科导医 >> 妇科 >> 热点 >> 正文

在人流时会出现哪些危险


日期: 2013 - 07 - 17   作者:   来源:   责编: fanpp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在人流时会出现哪些危险?从人工流产史上划分和处理半年内有终止妊娠或1年内有2次人工流产史的妇女,此时子宫尚未完全恢复,再怀孕后子宫较软,容易发生子宫损伤。需要经验的专科医生谨慎操作。

  哪些属于高危人工流产的受术者?在人流时会出现哪些危险?怎样处理?有关高危人工流产的受术者,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划分,下面北海医院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1)从年龄上划分和处理高危人工流产术受术者的年龄为20岁以下或50岁以上。凡是在此年龄段妊娠而要求终止者,均应住院并请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手术。因为20岁以下的女孩子其生殖道尚未发育成熟,所以要做术前准备,比如放入宫颈扩张棒,将宫颈扩张,否则会导致子宫颈和生殖道损伤。还有一种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孕妇,因为进入更年期,生殖道的弹性减弱及宫颈变硬,不利于手术操作,也应住院,在术前一天要考虑使宫颈缨慢扩张,以免引起生殖道损伤。

  (2)从人工流产史上划分和处理半年内有终止妊娠或1年内有2次人工流产史的妇女,此时子宫尚未完全恢复,再怀孕后子宫较软,容易发生子宫损伤。需要经验的专科医生谨慎操作。

  (3)从行为上划分剖腹产产后1年之内的妇女也属于高危人流受术者。因为剖腹产的子宫壁上有瘢痕,在1年之内子宫壁尚未充分愈合,加上怀孕后子宫壁较薄,手术时极易从瘢痕部位穿孔。为预防穿孔,术前孕妇应到医院向医生讲清楚什么时间做的剖官产;什么手术方式,如古典式、子宫下段或腹膜外剖宫产;术后有无发热、切口有无感染等,使医生心中有数,便于采取必要的手术措施,使手术安全进行。另外,在产后1年内处于哺乳期的妇女怀孕,在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时,也很容易穿孔。因为哺乳期间的子宫壁比不是哺乳期的要薄和软一些,所以医生在给哺乳期妊娠的妇女做人流手术时会格外小心,以免引起子宫穿孔。

  (4)从生殖器官生理或病理上划分和处理生殖道畸形或盆腔有肿块合并妊娠者。生殖道畸形合并妊娠的发病率虽然仅为0.14%左右,但对手术操作不利。如果患者术前知道自己患有生殖道畸形,应主动告诉医生。医生更应仔细检查,以明确生殖道畸形的种类,如双子宫、双角子宫、纵隔子宫、阴道纵隔等,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对双子宫者,医生应做两个宫腔的吸引术,以免术后患者发生阴道出血。临床上还见有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由于子宫肌瘤常使宫腔变形、变大,子宫颈肌瘤更会造成手术困难,对此医生应谨慎小心施术,必要时在B超下施术,才能保证孕妇的安全。子宫位置高度前倾或后屈或暴露宫颈困难的妊娠妇女,此时做手术也很困难,需要住院请有经验的医生施术。术前放入宫颈扩张棒;术时采用静脉麻醉或予以止痛药,如在B超下施术则更为安全。

  (5)从过去妊娠病史上划分和处理过去妊娠有胎盘粘连及大出血者,此次手术仍有可能因胎盘组织与宫壁粘连而致大出血。因此,术前应验好血型及配好血,一t、,旦发生大出血,立即输血和予以宫缩剂治疗,以保安全终止妊娠。有子宫穿孔史或阴道宫颈穿破史者,此次手术时,在原来穿孔.部位可能再次发生穿孔。因此,术前应做好一切准备,如必要时采用适当的麻醉方式,或放入宫颈扩张棒等,以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

  (6)从有其他疾病上划分和处理脊柱、下肢、盆腔病变不能采取膀胱截石卧位者,将会给手术‘操作带来很大困难,还容易使手术做得不彻底或带来副损伤。因.此,必要时可采用全麻,以便纠正体位,并应由有经验的医生操作,以防发生意外。

        以上就是北京北海医院孙爱达妇科专家(http://26750.doc.999120.net/)介绍的在人流时会出现哪些危险全部内容,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访问北海医院官网:http://bjbhyy.hos.999120.net/,如果您还有疑问,可以继续浏览我们的网站,也可以直接拨打电话4006-999120免费咨询,专家为您详细解答(点击网址在线专家http://bh01.zoosnet.net/LR/Chatpre.aspx?id=LAI31671888&r=www.999120.net&p=www.bh01.com),期待您的来电!


 ·  做人流手术需要注意什么?
 ·  不当人流都会带来哪些危害?
 ·  人流后的护理工作应该怎么做
 ·  做人流后遗症一般都有那些?
 ·  人流前为什么要进行检查?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