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医院首席中医专家刘颖谈月经不调治疗
其实,治疗月经不调应先明确病症原因,即可对症施治。治疗的原理一般会从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着手。从中医角度来看,经水出于肾,故调理月经的根本在于补肾。通过调理使得肾气充足,精血旺盛,则月经自然通调。补肾法以填补精血为主,脾的功能是化生血液,补脾胃可以充足身体的血源。扶脾法以健脾升阳为主,而疏肝理气的目的则在于调畅气机,疏通气血,如果气血调和,则月经通调,疏肝法须掌握郁结之主症。
北海医院首席中医专家刘颖简介
刘颖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研究生导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院专家
刘颖来自中医世家,1983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三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妇科疾病的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在协和、北医进修期间,与多位中医教授共同研创的中医妇科疗法,得到患者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顾问,《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审,《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妇科临床专家。开创“全息通导疗法”治疗妇科疾病,实现了“预防、治疗、防护”三位一体,是对我国传统医学精华的全新阐释。
擅长领域:中医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卵巢功能早衰、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疑难病。
先辨别后治疗——月经不调类型解析
1、血热型月经不调,其症状表现为经血色红或有紫块或深红,质粘而稠,心胸烦闷,面红口干,咽干口燥,颜面潮红,尿黄便结,舌红苔黄。治疗月经不调宜清热凉血。
2、血虚型月经不调,症见经期错后,量少色谈,质清稀,头晕眼花,心悸怔肿,少寐多梦,面色萎黄无华,舌淡少苔。治疗月经不调宜补血益气。
3、气滞型月经不调,症见月经延后,量少色暗有块,小腹胀甚而痛,胸胁乳房胀痛,舌质暗。这种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应该理气活血。
中医对女性月经不调的治疗有很成熟的研究,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效果显著。其优势已经远远超越了西药治疗。传统医学辨症施治,应用补肾扶脾,理气活血法使气血调和,阴生阳长,脾胃健,精血旺则流自畅。气滞型,可疏肝理气,打通血脉。对于出现畏寒肢冷、有血块并伴随腹部胀痛的血寒血瘀型,可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对湿热型的则可清热拔湿,改善胞宫环境,从而达到整体调经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