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慢性盆腔炎患者通过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后倾、输卵管增粗,并有触痛。
医疗对策:慢性盆腔炎发作时,可使用药物治疗,如选用透明质酸酶,或α-糜蛋白酶进行肌肉注射,隔日注射1次,注射5~10次为一个疗程。
也可寻求疼痛专科医生的帮助,使用神经阻滞疗法,如实施坐骨神经阻滞或骶管阻滞术。此外,还可以使用物理疗法,如进行激光、微波、热水浴、理疗等治疗。
对于有慢性盆腔炎病史而出现坐骨神经痛的患者,治炎与治痛可同时进行。 对于一部分长期治疗不愈的盆腔患者,尤其是盆腔已形成包块,年龄在40岁以上、不考虑生育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如全子宫切除;有部分输卵管不通的不孕患者,则可以做输卵管复通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 今年29岁的青青每到月经期都会出现痛经,月经来潮的一、两天里疼痛得厉害,月经后期疼痛不减,常常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有时候吃止痛药也不能缓解疼痛。本以为结了婚就不会疼了,可是结婚都两年了,痛经仍没有缓解,过性生活时也常常出现疼痛。
由于结婚两年都没怀上孩子,夫妻俩很着急。后来,青青去专科医院求诊,最终被确诊为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专家解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即疼痛。临床观察发现,约50%的该病患者有痛经,且在月经来潮的1~2天里疼痛最剧。
有部分患者表现为性交疼痛,尤其在月经前性交疼痛最严重。还有一部分患者盆腔里有慢性疼痛,疼痛至少可持续6个月。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有30%以上的人可发生不孕,还有一些患者可出现月经异常。通过做腹腔镜、超声、血清检查。可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
医疗对策:许多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月经期都可能发生疼痛,但这种疼痛与痛经有别,是进行性疼痛,即随着月经来潮疼痛加剧,而不能缓解。
原则上,症状轻微者可采用非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服用药物抑制该病的发展,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大剂量的孕激素或雌、孕激素联合进行诱导的假孕治疗,或是进行假绝经治疗,也可以使用神经阻滞剂进行治疗。需生育的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可先进行激素治疗。
病变较重又需要生育的患者可进行保守的手术治疗。年轻但病变较重、无生育要求者可进行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治疗,同时再辅以药物治疗。症状和病变较重且无生育要求或经保守性的手术治疗后复发者,可考虑实施根治性手术。 痛经 菊子是高二女生,每到月经期间,她就像蔫了的花一样,一点精神都没有。
原来,自13岁月经初潮起,菊子在月经来临的前两天和月经期就会感到下腹隐痛,刚开始还能忍受,后来腹痛加剧、痉挛,连肛门也感觉坠痛,经常痛得脸色苍白、四肢发冷、身上冒冷汗。在那几天里,她根本无法上课,只能请假回家蜷卧在床上,用热水袋焐着小腹,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
有时候吃一粒止痛药,感觉会稍好些。 专家解析:相关资料显示,十个女孩中就有八个痛经,可见痛经现象非常普遍。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多发生在初潮的女孩身上,常在月经即将来潮或来潮后开始出现,呈痉挛性疼痛,集中在下腹正中。疼痛可持续2~3天,有的人可伴有腰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