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瘘(乳晕瘘、乳腺瘘):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原发于乳晕及其附近,是一种细菌性炎症,有必要用抗生素治疗。分泌物涂片检查,有利于诊断和治疗。很多医生主张将瘘管及受累导管整块切除,做第一期缝合。而事实上乳腺瘘管也是无菌性炎症,不需要抗菌素,所以也不建议切开引流。
杜玉堂教授指出:瘘管外口基本在乳晕区及其边缘5mm以内范围,直径<1mm,周边红肿,其下可及边界不清的炎性浸润块或纤维条索状组织,轻触即痛,用手挤压会溢出脓液,也有的是从乳头溢出。
乳腺导管瘘术后为何不易愈合?
杜教授说:导管瘘这类脓肿会有自行破溃的现象,另一种是患者做了手术引流,此时窦道外口会暂时愈合,甚至结痂,但由于没有彻底根除坏死组织,其脓液会再次聚积,致使外口再次破溃,此过程周而复始,几乎不可能完全愈合。只有彻底切除输乳管根部的病灶,才能治愈瘘管。单纯切开引流不能根治,仅是权宜之计,脓肿形成后的临时措施。
提醒:初发乳腺导管瘘患者需与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及乳腺结核相鉴别:

如上图所示:乳头部分是乳腺导管瘘发病部位,乳腺管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部位,而“肉芽肿”的发病部位在乳腺小叶内。由于乳腺小叶腺体构成较为复杂,因此手术难度明显高于前两者。
杜教授提示:“浆乳”病灶集中在大导管周围,多位于乳头下或乳晕旁,有坏死或化脓性病灶,核心病灶多单发,可以有多个瘘口。其根源是乳腺导管扩张症,扩张的乳腺导管炎性物沉积后造成局部大量浆细胞聚集而形成浆细胞乳腺炎病灶,如果脓肿形成,就会继发形成乳腺导管和皮肤的一个瘘管,如果不把瘘管和周围的炎性病灶、扩张的乳腺导管切除,这个病就好不了,会反复发作!

杜玉堂/主任医师 教授
●东直门医院乳腺科原主任、东方医院乳腺科原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教授、 原北京济慈乳腺医院业务院校教授、原历任全国中医乳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北海医院乳腺外科医学中心特聘专家
●现受聘于北京北海医院,建立浆乳、肉芽肿性乳腺炎治疗中心,专门主刀做“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和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手术。
●研制出国内第一个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药新药“乳块消”片,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982年正式投入市场,收入95年版国家药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