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导医网中部资讯 >> 妇产科 >> 正文

男性乳房疼痛的原因是什么北京西城那家医院看


日期: 2014 - 07 - 03   作者:   来源: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男性乳房疼痛的原因是什么北京西城那家医院看?很多男性可能不会多注意自己的胸部,认为乳腺疾病是只是女性病,男人不会得,这无疑不是一个错误的老思想,从临床上的数据显示乳腺病是可以在男性身上发生的,男性现在主要做的就是了解乳腺疾病的表现,乳房小变化就是疾病的前兆。

  一般情况下,在男人的生长过程中出现乳房疼,尤其是发生在青春期男性的乳房胀痛等,是属于正常的乳房发育症。但并不是说,乳房发育症是正常的发育。乳房发育症,是男性最易患的一种乳房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乳房发育增大,有时候乳房还像哺乳期的女性一样分泌乳汁。乳房发育症一般出现在21岁以前的青春期男孩身上,病人有时具有女性化迹象,如:声音尖细、嘴唇上没有胡须生成、臀部像女性一样宽大等。

  【专家介绍】男人乳房疼痛的原因

  ①乳痛症:乳痛症的特点是只有乳房疼痛、瘙痒而无乳房肿块,胀痛剧烈、持久,如针刺刀割般,有的呈隐痛。疼痛部位不定,双侧轻重不等,可放射到腋下、肩背及上肢,严重者不能着衣、不敢走路。

  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与男性乳房发育不良有关,这种病发病突然,发展快,病人感到乳房局部疼痛、瘙痒不适,并可触及肿块。

  乳腺增生男性乳腺增生也会出现乳房胀痛、刺痛、瘙痒或者跳痛等乳房不适症状,触及有疼痛感,严重影响了男性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乳腺癌一些乳腺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乳房隐痛、刺痛、瘙痒呈渐进性加重,并牵涉到肩背部。乳癌以乳房痛痒为初期症状者约占13%,其中有6%的病人乳房痛是唯一的早期表现,即仅有乳房痛痒而摸不到肿块。乳癌晚期则疼痛剧烈难忍,并进行性加重。

商务通

  男性乳房疼痛的原因是什么北京西城那家医院看?【专家推荐】男性乳房疼痛治疗方法

  北京北海乳腺病专科医院乳腺医学中心专家指出,由于男性乳房疼痛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因此在消除男性乳房疼痛症状的同时,更应该深入治疗引起男性乳房疼痛的病源才是治疗的关键。对于男性乳房疼痛的治疗,不同乳腺疾病引起的疼痛治疗方法不同。

  ★安珂全自动微创旋切术:2002年,由美国巴德公司研发的(EnCor)乳腺全自动旋切系统首度问世,并通过临床10万例手术验证,无一例不适反应,于2008年正式运用于中国。由于该套装置对专家的资质要求较严,目前仅在国内少数重点院所开展。

  与传统的乳腺手术相比,安珂具有绝对性的优势,被誉为“切口最小、外观最美”的手术方法。传统手术只能靠手触摸定位,术中出血较多,术后需要拆线,恢复时间长,对于多个肿块的患者只能多处作切口进行手术,而安珂微创手术只需要切开一个小口,切口仅为3mm,术中全程由B超引导,出血少,不用拆线,3天就可恢复,这也降低了术后伤口的感染率。

  治疗男性乳腺增生你如何选择?

  自2004年开始,北海医院以男性乳腺疾病作为重点临床研究课题,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男性乳腺疾病诊疗中心。这里汇集了协和乳腺专家、肿瘤医院、军区总院等国内著名乳腺专家组成的乳腺科研小组,潜心研究男性乳腺疾病的预防、检查和治疗,尤其是在男性乳腺疾病治疗方面积累了数十年的临床经验。

  北海医院男乳诊疗中心专家组从男性患者角度出发,针对男乳增生发病原因的多样性,有别于女性乳腺疾病,率先提出“同病异治”的治疗理念,还对手术环境和治疗设备有极高的要求,治疗过程需有资深B超医生精准引导、权威专家操刀利用与国际同步的“安珂乳腺针孔微创旋切系统”。该治疗系统较其他技术设备有无法比拟的四大优势:1、精确定位,准确切除病灶。2、切口隐蔽,美容效果好(保留乳头)。3、微创手术,无痛苦。4、术后恢复时间快。为了防止男性乳腺疾病术后复发,北海医院专家团队运用中医的精髓—辩证论治,结合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针对不同的发病原因进行后期根除性治疗,防止男性乳腺疾病的复发。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