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灶多在乳晕附近,局部红肿,疼痛。一般不发烧。过几天可以自行消退,当劳累、感冒等抵抗力低下时再次发作,但一次比一次重,肿块逐渐变大,红肿,一般医生认为是小脓肿,或用抗菌素打针、输液,最后切开引流,这样就形成了瘘管,难以愈合。有时红肿自行破溃,同样长久不愈。
肉芽肿性乳腺炎:一般来说肉芽肿的脓腔是散在多发,上下分层,中间窦道相连,或孤立散在,互不连通。所以,即使局部皮下有脓,切开以后会发现脓量很少,而且以血性脓液为主。绝不会像烂柿子一样“熟透”,更不会像急性哺乳期化脓性乳腺脓肿那样,涌出大量黄色稠脓。
肉芽肿与浆细胞性乳腺炎最易混淆:对于“浆乳”和“肉芽肿”这两种慢性乳腺炎,在上海、江苏等许多地方,很多医生干脆就不分。这对于中医来说问题不大,因为可以“异病同治”,但对于手术医生来说,那就截然不同了。“肉芽肿”如果当成“浆乳”手术,复发就在所难免。肉芽肿GLM也是可以局部播散和种植的疾病,有类似乳癌局部复发的性质,所以在穿刺的时候,只要取到组织块,足够做病理切片即可,没有必要在巨大肿块上多方向,多点取材,更没必要反复多次穿刺。穿刺还会把本来无菌性炎症带来细菌感染,高烧不退就是例子。
由于“浆乳”的病根在乳头基底部,红肿一定始发于乳晕旁,乳头内陷的未婚少女最容易发病,但也见于年长妇女。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简称“肉芽肿”,始发部位在腺体的小叶,多在离乳晕较远的部位,但很快会向乳晕中心部位蔓延,如果乳晕旁先出现红肿,那就很像“浆乳”。这也是一般医生分不清“浆乳”与“肉芽肿”的原因。
【提示】:乳头部分是乳腺导管瘘发病部位,乳腺管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部位,而“肉芽肿”的发病部位在乳腺小叶内。由于乳腺小叶腺体构成较为复杂,因此手术难度明显高于前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