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GLM粗针穿刺,请手下留情
杜玉堂 2013-10-7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以下简称肉芽肿,发病初起,肿块为先,皮肤不红,
医生一定首先怀疑乳癌,这时穿刺活检就是必要的手段。普通细针只能吸取少量细胞成分,难以得出明确诊断,所以多用空芯粗针或麦默通取材活检,直径均在4毫米以上,照理抽取一两块组织条,就足以做病理切片,因肉芽肿的肿块巨大,甚至直径超过20厘米,医生为了取材完整,确保诊断正确,都会朝不同方向,抽取多条。有的GLM肿块穿刺不止一次,每次抽取多达10—15条,操作者的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手术发现: 穿刺针的所有路径,布满肉芽肿暗红烂肉样病灶,这就等于人工造成的窦道,人为的播散与种植,手术清理面不得不一再扩大,增加了手术难度,也会增加术后复发率。毫无疑问,术前穿刺这种操作,在得到明确诊断的同时,也给病人带来很大的伤害。所以,在这里,提醒穿刺的医生,如果你怀疑乳癌,怀疑肉芽肿,千万手下留情,不需要,也没必要过度穿刺,最好一针完成。穿刺的医生,你可曾想到了因为你的操作,会带来播散与种植吗?
我们300多例手术证实:肉芽肿GLM也是可以局部播散和种植的疾病,有类似乳癌局部复发的性质,所以在穿刺的时候,只要取到组织块,足够做病理切片即可,没有必要在巨大肿块上多方向,多点取材,更没必要反复多次穿刺。穿刺还会把本来无菌性炎症带来细菌感染,高烧不退就是例子。我们分析这种过度穿刺的原因,可能是医生对短时间内出现的巨大肿块感到好奇,脑子里除了乳癌之外,根本没有想到还有肉芽肿GLM的可能。我还是那句话:“医生是一生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你知识陈旧,就是庸医”,在肉芽肿GLM 发病明显增加的时代,你应当学习新知识,不要利用你手中的先进设备,过度穿刺,造成医源性损害,给病人雪上加霜。

杜玉堂/主任医师 教授
●东直门医院乳腺科原主任、东方医院乳腺科原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教授、 原北京济慈乳腺医院业务院校教授、原历任全国中医乳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北海医院乳腺外科医学中心特聘专家
●现受聘于北京北海医院,建立浆乳、肉芽肿性乳腺炎治疗中心,专门主刀做“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和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手术。
●研制出国内第一个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药新药“乳块消”片,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982年正式投入市场,收入95年版国家药典。以后又连续研制出 化岩颗粒(片)、益坤胶囊、紫藻冲剂、异位通经胶囊等医院正式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