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儿科 >> 循环系统疾病 >> 病毒性心肌炎 >> 正文

认识心肌炎


日期: 2007 - 03 - 01   作者:   来源: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心肌炎>心肌炎在世界各国均属少见病,而在我国,自70年代后却成了内、儿科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有的甚至占了首位。心肌炎>心肌炎果真常见吗?为此,对心肌炎>心肌炎重新认识一下可能是必要的。
    在上一世纪,西方国家对心肌炎>心肌炎亦无认识,将心包炎、胸膜炎肺炎等均诊断为“心脏炎”,对感染和心血管病变所致的胸部症状也归于“心肌炎>心肌炎”,所以“慢性心肌炎>心肌炎”成为当时惯用的笼统诊断。直至本世纪初,仍有人将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归于“心肌炎>心肌炎”的范畴,这种宽松笼统的“心肌炎>心肌炎”至1932年方被否定。英国学者Wood1968年报告,在他所遇的约1万名心脏新病人中,诊断心肌炎>心肌炎者仅约30人(0.3%)。美国得克萨斯儿童医院在1954~1977年住院14322例的心脏病中,心肌炎>心肌炎只占0.3%。多伦多儿童医院1951~1964年所统计的数字亦与此相仿。我国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1997年报道,在儿科每年约5000~7000(1~15岁)住院患儿中,心肌炎>心肌炎不超过2人。
    国内对心肌炎>心肌炎的认识也很晚。在解放初期,对心肌炎>心肌炎的概念很是模糊。至70年代后期方有了深一层的认识,但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诊断被不断扩大化。至80年代,心肌炎>心肌炎似乎已成了临床上的“常见病”。正如首都儿研所李家宜教授所指:“有些单位将早搏、乏力、胸痛等症状都归为心肌炎>心肌炎;对病毒的检查没有资料,即冠以病毒性的病因”。于是“病人”数目大量增加,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住院、检查、治疗、休学和缺勤,除经济损失无法估计外,还引起许多家庭的无谓惊恐。
    近年来,心肌炎>心肌炎的发病机制被逐渐发现: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对心肌细胞的破坏为其主要的病理基础。
    柯萨奇B病毒(CB)为心肌炎>心肌炎最常见的致病原,但临床上除暴发的心肌炎>心肌炎可能为病毒直接对心肌细胞的广泛破坏所致外,大多病例并非由于病毒的直接损害,而系由免疫系统失常所致。
    日本科学家用小鼠做实验,在接种病毒的小鼠产生心肌炎>心肌炎至病程晚期时,其体内已找不到病毒的RNA基因组,即使为之移植正常的小鼠心脏,依然发生心肌炎>心肌炎,这提示自体免疫为心肌炎>心肌炎持续存在的原因。这种自体免疫的病理进程由遗传所决定。
    人体感染柯萨奇病毒后,最初出现一群对付病毒的特异性自然杀伤细胞,可裂解感染的心肌细胞,但如果缺乏自然杀伤细胞,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心肌炎>心肌炎。第二群T淋巴细胞在感染后6天出现,它们敌我不分地裂解未感染的心肌细胞。如缺少T细胞,则不引起心肌炎>心肌炎。这些杀伤细胞的力度和T细胞的效应程度决定于病毒的株型和感染者的遗传素质。
    许多医生还将室性早搏(简称室早)作为心肌炎>心肌炎诊断的依据,事实上儿童和青少年出现室早者可达50%之多,不足以作为心肌炎>心肌炎的诊断依据。
    综上所述,心肌炎>心肌炎的发病多与遗传素质和免疫机制有关,绝大多数的心律失常(如室早)非心肌炎>心肌炎所致。因此,心肌炎>心肌炎并非常见病,医生宜谨慎处之,家长亦不必过度紧张。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