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肝病 >> 丙肝 >> 正文

十大丙肝病毒易感人群 防丙肝从传播途径入手


日期: 2017 - 06 - 28   作者:   来源: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丙肝是有丙肝病毒引起的肠道外感染的疾病。丙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类似,但由于体液中的丙肝含量较少,且为RNA病毒,外界抵抗力较低,其传播方式较乙型肝炎局限,主要通过肠道外途径传播。丙肝的危害大且发病率,而且在特定的人群中更容易感染。哪些人群容易感染丙肝病毒呢?应该如何预防呢?丙肝病毒的十大易感人群 1、凡是有输血或献血史者,特别是在1996年前接受过输血或有反复献血或有单采血浆史的患者。 2、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筛查时需注意排除抗-HCV假阴性。 3、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以及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筛查时需注意排除抗-HCV假阴性。 4、与他人共用注射器者,如吸毒患者。 5、有不洁性交史的人,包括妓女、嫖客、同性恋等。 6、与HCV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包括夫妻、子女、父母及其他密切接触者。 7、在不正规医院进行过牙科手术、肌肉或经脉注射、针灸的患者。 8、在消毒不严的场所进行耳朵打孔、纹身美容、修脚等的人。 9、针刺、刀伤或者破损黏膜处接触过HCV阳性血液者。 10、诊疗过程中有过意外刺伤的医护人员。丙肝有预防性疫苗吗?作为日常的肝病类型,丙肝是否有疫苗的问题备受关注。由于丙肝病毒属于RNA病毒,具有变异的特点,往往产生新的丙肝病毒,这使得在丙肝在预防性疫苗方面的研制变得非常的困难。虽然目前国际上丙肝疫苗很多,但效果明显,应用广泛的疫苗并不存在。由于丙肝没有预防性疫苗,同时丙肝的危害又比较大,所以丙肝的科学预防非常必要。由于丙肝的传染通常要依托传播的途径,所以为了更好的预防丙肝,通常要求切断丙肝病毒的传统途径。由于丙肝病毒传播终主要依托血液、性、母婴等途径传播,所以要注意避免滥交,在手术用血和输血的时候要慎重,尽可能避免这些高危行为。丙肝没有预防性疫苗,预防丙肝应该从切断传播途径入手。哪些是丙肝的传播途径呢? 1、注射、针刺、器官移植、血液透析传播:国内报道80%以上静脉毒瘾者为抗HCV阳性。血液透析者及骨髓移植者亦是高危人群。 2、经血传播:HCV主要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不仅因输全血可以引起,而且仅输新鲜血浆、凝血因子、血小板浓缩液、白蛋白等也有可能引起输血后丙型肝炎。受血次数越多,肝炎病毒感染率越高,如病人抵抗力弱,输血量大,而输入的血中肝炎病毒复制活跃,则受血者越容易患输血后急性重型肝炎或亚急重型肝炎,且预后差,死亡率很高。 3、性接触传播:研究发现丙型肝炎发病与性接触尤其与接触多个性伙伴明显相关。 4、母婴传播:此种途径远比少见,主要是家庭水平传播。 5、日常生活接触:经检验,丙型肝炎病人的精液、唾液及阴道分泌物HCVRNA阳性,提示性接触和日常生活接触可能传播HCV,但几率较低。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