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肛肠 >> 解剖常识 >> 正文

肛区


日期: 2006 - 05 - 19   作者:   来源: 天天健康网   责编: Joymin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肛区又称肛门三角,该区有肛管及坐骨直肠窝等。

  (一)肛管

  肛管anal canal 长约4cm,上续直肠,向后下绕尾骨尖缍肛门。

  1、内面观 肛管内有6~10条纵向的粘膜皱襞,称肛柱anal columns。平肛柱上端的环形线,即肛直肠线。相邻肛柱下端之间呈半月形的粘膜皱襞,称肛瓣anal valves。肛瓣与相邻肛柱下端围成的小隐窝,称肛窦anal sinuses。肛窦开口向上,窦内常有粪屑,感染后易致肛窦炎,严重者可形成肛瘘或坐骨直肠窝脓肿等。

  通过肛柱下端及肛瓣的边缘连成锯齿状的环形线,称齿状线dentate line或肛皮线anocutaneous line。此线上、下覆盖的上皮、血液供应、淋巴引流以及神经分布完全不同(表1),临床上有实用意义。

  表1 齿状线上、下结构的区别

  齿状线以上 齿状线以下
上皮 复层立方上皮(粘膜,属内胚层) 复层扁平上皮(皮肤,属外胚层)
动脉 直肠上、下动脉 肛动脉
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属门静脉系) 阴部内静脉(属下腔静脉系)
淋巴引流 髂内淋巴结、肠系膜下淋巴结 腹股沟浅淋巴结
神经分布 内脏神经(痛觉不敏锐) 躯体神经(痛觉敏锐)

  齿状线稍下方有一呈环状隆起的光滑区,称肛梳anal pecten(即痔环),因其上皮深面含有静脉丛,故活体上呈浅蓝色。肛梳的下缘为一条略呈波流形的线,称白线white lind(或Hilton线)距肛门约1.5cm。临床检查时可触到的浅沟即白线,亦称括约肌间沟,为肛门内、外括约肌的交界处。

  肛管粘膜及皮下的静脉吻合成丛,可因血流不畅而淤积,以致曲张成痔。位于齿状线以上者为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下者为外痔,基跨越齿状线上、下者为混合痔。

  2、肛门 肛门anus为肛管末端的开口,相当于尾骨尖下方4cm处,通常呈矢状位纵裂。由于肛门括约肌的紧缩,肛周的皮肤形成辐射状的皱褶,内含汗腺和皮脂腺。

  3、肛门括约肌 位于肛管周围,包括肛门内括约肌与肛门外括约肌(图1)。

                                  
                                                                                  图1 肛门括约肌及肛直肠环

  (1)肛门内括约肌sphincter ani internus:为直肠壁的环行肌层在肛管处明显增厚形成,属于不随意肌。仅有协助排便的作用,无括约肛门的功能。

  (2)肛门外括约肌sphincter ani externus:为环绕肛门内括约肌周围的横纹肌,按其纤维所在位置,又可分为皮下部、浅部及深部。

  1)皮下部:位于肛管下端皮下,肌束呈环形,前方附着于会阴中心腱,后方附着于肛门下端皮下肛尾韧带。手术损伤或需要切断此部时,不致引起大便失禁。

  2)浅部:位于皮下部深面,肌束围成椭圆形,前方附着会阴中心腱,后方附着于尾骨下部及肛尾韧带。

  3)深部:位于浅部上方,环绕肛门内括约肌与直肠壁纵行肌层的外面。其深部的肌纤维与耻骨直肠肌相融合,形成较厚的环行肌束,前方有许多肌纤维互相交织,并与会阴浅横肌相接,在女性更为显著。后方的肌纤维多附着于肛尾韧带。

  由肛门外括约肌的浅、深部,耻骨直肠肌,肛门内括约肌以及直肠壁纵行肌层的下部等,在肛管与直肠移行处的外围,共同构成的强大肌环,称肛直肠环anorectal ring。此环对括约肛门有重要作用,手术时若不慎被切断,可引起大便失禁。

2页 [1] [2] 下一页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