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心理 >> 老年心理 >> 正文

老年人自我心理调节


日期: 2012 - 10 - 25   作者:   来源: 中国导医网   责编: gj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谈到关注老年心理健康,通常是把目光投向老年人的家人、原工作单位或者是投向社会相关部门。我想说的是,老年人需要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谈到关注老年心理健康,通常是把目光投向老年人的家人、原工作单位或者是投向社会相关部门。我想说的是,老年人需要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人们通常的看法是:不少老年人之所以会情绪低沉、心情郁闷,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消极事件”,如配偶去世,子孙辈工作不合自己的要求,晚辈对自己不孝顺,儿孙在外地谋生不能和自己朝夕相处,退休了昔日的同事、下属对自己日渐疏远,仿佛自己被社会抛弃了,等等。在一些人看来,老了老了就没有顺心的事情,怎么能够快乐起来呢?这是一种典型的把自己的心情归结于生活事件的思维方式,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如果按照这种考虑问题的路径走下去,则必然是“要想老年人心情好,心理健康,就必须让老年人避免碰到这些事情”。可仔细想想,这现实吗?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是一种不合实际的有偏差的思维方式。按照这种认识问题的方式,结论只能是“老年人的好心情、老年人的健康心理只能靠别人给予,自己是决定不了的”。而现代心理学的一种观点是:人们的心情不是直接由所谓的“消极事件”引起的,而是通过自己对这类事件不恰当的认识引起的。同样遇到这些事,认识不同,引起的情绪反应也就不同。社会不是为某个人而存在的,许多事情的出现不是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假如你改变不了这种现实,那么需要改变的就只能是自己的认识,否则就是“作茧自缚”,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健康的心理就不属于你了。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患有认知功能减退和痴呆、心理障碍、焦虑障碍的分别占到10.37%、4.80%和3.38%。人老了,包括大脑在内的诸器官的功能逐渐下降,这是自然规律,所以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减退是难以逆转的。

  老年朋友们,放弃要求别人给你快乐的不切实际的想法,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心理就会变得健康起来,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有益。


 ·  关爱儿童更要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  如何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  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
 ·  老人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  你的性心理健康达到了“贵族”标准了吗?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