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精神 >> 强迫症 >> 正文

不舒服不一定是都是强迫症惹的祸


日期: 2012 - 10 - 09   作者:   来源: 中国导医网   责编: gh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海洋之滨(化名)是一名典型的强迫症患者,现在读大二,来找我咨询前曾经吃药三年,因为无效和副作用太大停药,后跟随他所在省会城市一心理咨询师做心理咨询两年多,效果不是很明显。跟随我做心理咨询两个月左右后,强迫症状消除大半,也学会了适当的进行自我调整。

    海洋之滨(化名)是一名典型的强迫症患者,现在读大二,来找我咨询前曾经吃药三年,因为无效和副作用太大停药,后跟随他所在省会城市一心理咨询师做心理咨询两年多,效果不是很明显。跟随我做心理咨询两个月左右后,强迫症状消除大半,也学会了适当的进行自我调整。

  两周前,在约定的下次咨询时间到来之前他向助理反映自己这段时间焦虑、抑郁情绪比前段时间加重了,担心自己是不是强迫症反复了?我让助理鼓励其进行自我调整,等到约定咨询时间再和我沟通。从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角度我知道他这是习惯化归因所致,就像他说的,以前只要自己情绪稍微不舒服,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有病,把所有的不愉快都归结到病上,认为这是自己有病导致。这种习得性的习惯化归因,不是他一个人有这种归因倾向,可以说几乎百分百的强迫症病友都有这种归因倾向,这导致他们不能客观归因,而把自己有病泛化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陷入被“疾病”包围的漩涡之中。

  上周,在约定的咨询中,我撇开病情,首先询问他这次坐火车来北京的旅途中感觉怎么样? 他说没什么啊,主要是和别人聊天,困的时候就睡觉。 我又问:你这已经是第四次来北京了,和前几次相比有什么变化呢? 他回答说没有前两次那么痛苦,与人聊天的时候也比第三次的时候轻松多了,还主动结识了一个漂亮的女孩,二人沟通很愉快,分别时主动要了对方的联系方式。 我接着问:你以前治疗了六年多,有这两个多月的变化大吗?他很干脆地回答:没有。我说是啊,你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已经好转了这么多,如果咱们再用两个月,甚至半年来调整自己呢?海洋之滨笑着说,当然好啦。

  在接下来的咨询中,我们开始一起具体分析,分析过后,海洋之滨不怎么担心自己的症状了,心情舒畅了许多。我请海洋之滨给自己的强迫症做一个总结。

  他写道:早上的咨询主要是和代老师分析探讨了从上次咨询到这次咨询期间我所发生的变化。上次咨询到这次咨询间隔了两周多,在这两周里我经历了期末考试,计算机省二级考试,英语四级考试等事件。我能坚持下来,在反复的过程中依然能够去做很多事情,并且顺利完成了考试,自我调整能力也提高了很多,这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可喜可贺的事情。对于复习过程中的症状出现,我必须做到不理会,而且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去理会。往常症状出现时,我往往会提醒自己“不去理它”,却不知道在大脑当中说“不去理它”也是一种无意识的强化,真正的不去理它,应该做到连“不去理它”这几个字眼都不要提,不要去提有关它的任何一个字,这种不下意识关注它的做法,才是最好的摆脱症状纠缠的方法。以后如果再出现症状反复,再不要惊慌。把它视为正常的同时,我要继续去做自己正做的事情,只要去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能有效的去应对出现的症状,正常的去生活学习。

  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现在就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了,只是我自己把精力主要放在关注还存在的症状上了,而导致没有觉察到变化和进步。比如,我已经来北京四次了,虽然旅程很漫长,但前两次在火车上我不和任何人沟通交流,而从第三次开始,我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愿意被动的和别人沟通了,而第四次我则是主动和别人沟通,这说明我的内心已经产生巨大的变化,只是我没有觉察罢了。

  对于症状的归因上,我应该学会科学合理化。抑郁、焦虑、快乐等等都是我们正常的情绪反应。抑郁、焦虑、痛苦等负面情绪,甚至和快乐一样重要,因为很多时候这些负面情绪,也是对我们自身的一种保护。当我们抑郁、焦虑的时候,除了用行动调整外,更要首先进行合理化归因。有些抑郁、焦虑是强迫症症状,是我们的“病”导致的,而有些时候则不是,而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件(如天气、考试、突发事件等等)导致的正常情绪反应。对此我们要做科学合理的归因,不要把我们所有不舒服的感觉都贴上病的标签。

  有时候我感觉我的前途很渺茫,什么都怪病,什么都不想做,导致自己一事无成,全都是因为贴上了病的标签导致。任何事情只有做了才知道结果,不做则一定是没有结果的。就好像今年世界杯一样,有很多相对弱的球队战胜了强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能做到坚持到底、士气高昂,不到最后一秒钟都不罢休的顽强信念,有些球队甚至在最后时刻能够反败为胜。对于我的生活,做下去是关键,如果我什么都不做,那么一定不会成功,我做了,我拼了,即便失败了,也依然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

  看完他写的总结,我送给他一句话:强迫症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有点强迫时,把任何一点不舒适都认为是强迫症症状!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