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心理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教育对策


日期: 2017 - 06 - 27   作者:   来源: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障碍及教育对策   一、学生心理问题层次性是客观存在的    何为问题,问题就是矛盾、冲突,就是危机,心理问题则是指个体心理生活领域中出现了矛盾、冲突,发生了心理危机,使得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出现了不协调,甚至产生了失衡、焦虑、痛苦等异常表现的心理状态。   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处在身心巨变时期;另一方面记忆、考试等脑力劳动是其主要生活方式,用脑的频繁性和艰苦性使得他们内心世界相对复杂和沉重,他们一般有较高的心理境界和心理需求,而现实环境、生存条件又往往与他们的理想与需求产生着很大的矛盾,使得他们经常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心理失去平衡,他们又往往无力依靠自己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到常态,长此以往,不断循环,心理问题的频繁性和普遍性就不可避免地成为现代学生经常遭遇到的困扰与危机。    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交流和日常生活,严重的心理问题还会导致个体机体功能异常,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资料表明:几乎所有学校都有因心理问题而不能继续学习的学生;个别学生甚至因适应不了激烈竞争的校园生活而离家出走,甚至轻生,中学生中因自杀而死亡的人数据非正常死亡(仅次于车祸) 的第二位。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解决和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当代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  在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心理健康教育难见显效,往往事倍功半,如此循环,常使许多教育者丧失对有心理问题学生转化和矫治的信心,有的甚至怀疑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价值,放弃对学生心理的疏导与培育。其实从本质上讲,难见成效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个别性和针对性,缺乏对学生心理问题层次性的研究,未能采取有的放矢的教育策略和转化技巧。    众多的实例研究表明,任何心理问题,包括那些较严重的心理危机,都不是“一朝突变”的结果,而是在“渐进”、累积基础上有层次地逐步形成的,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趋进”过程。正是这种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构成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同层次。心理学家卡普兰在广泛研究人们心理异变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问题的四个发展阶段:(1)当刺激连续出现时,最初的紧张产生,并使人感到不舒服。(2) 刺激连续、多次出现时,在缺乏成功的应付机制状态下,不舒服感显著增强。(3)不断上升的紧张情绪转化为强有力的内部刺激,激发了个体内、外部资源,在这一阶段,人们尝试使用紧急问题解决机制,问题也许会被很好地解决或因肯定无法解决而被彻底放弃。(4)如果问题继续存在,并且既不能被解决也无法避免,紧张必然持续上涨,巨大的失衡状态出现。另有相关实验研究还表明,学生因个人学业与前途引发不良心态所产生的负性情绪,如担忧、顾虑、气愤等出现频繁,若持续时间大于15天,其负性情绪就发展为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空虚、痛苦、烦闷等障碍性心理问题。综上所述,任何心理问题都有由“简单”起因经“频繁”而累积的有层次的推进过程,表明心理问题层次性的客观存在。   研究学生心理问题的层次性,有助于教育工作者科学“解读”每一个具体学生身上可能存有的心理问题,从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使心理疏导、心理训练等教育工作,有如打鼓,打在点子上;有如吹笛,吹在眼子上,有助于克服心理健康教育中“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青红皂白,采取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简单化和公式化的做法,从而使教育与辅导工作摆脱盲目与被动,难以取得更显著的效果。   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三个层次   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是校园,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另外他们又置身于社会迅猛发展并充满着变革、竞争的时代,他们经受更多的是与学习、校园生活及观念冲突等相关的心理矛盾与精神挫折。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特殊心理生活背景,有助于科学考察学生心理问题的层次性。根据我国学校现状和学生心理生活实际,学生的心理问题一般可分为心理偏差、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三个层次。   1.心理偏差   心理偏差是比较轻微而又极其普遍的心理问题,主要与一个人的不良态度、不良习惯、不良行为倾向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自卑、骄傲、虚荣、多疑、自我中心、说谎、怯场、懒散、逆反、烦躁、任性、厌学、畏难、多愁善感等。心理偏差,习惯上可称之为心理品质上的缺点或缺陷,大多与个体的曲解、误会及过错行为有关,其心理活动往往呈现出一些背离社会普遍标准的不良倾向。心理偏差是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存在的心理问题,它在总人口中的比率为1OO%。人们经常讲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是指的心理偏差在现实人群中的普遍性。学生中的心理偏差更是普遍。有心理偏差的学生一般能正常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但心理偏差却是一切心理问题发生的起点和最原始的根源,是导致许多严重心理危机的潜在性原因,如不及时加以矫正和消除,往往使个体整体心理的某些方面受到损害,影响个体心理活动的协调性和匹配性,使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效率受阻,甚至大为降低。   2.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它是心理偏差与心理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在诸多心理偏差的基础上累积起来,出现了心理要素的结构性失衡,即认知、情感、意志、欲望、需求等心理要素严重失调、失衡而形成的。如焦虑、恐惧、孤独、苦闷、冷漠、妒忌、狂妄、情绪冲动、心境压抑等。从本质上讲,心理障碍是个体“意识流”流动不畅或阻塞不通而引发的异常心理反应。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内在心理冲突、心理矛盾比较激烈,形成了一种无法自我解脱的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许多不适应、不协调、不理智甚至错误的行为反应,如不及时疏导、消除,往往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实践表明,对于处于心理障碍中的学生,基本上不存在“速成”的解决办法,须作长期的疏导和矫治工作,任何试图以“立竿见影”的方式消除心理障碍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相反可能还会导致危机的加深。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生活、生存环境中竞争的加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日益提高,据众多的测试与调查资料显示,当前青少年学生中有35%左右的人存在着障碍性心理表现,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以及文化程度的提高,有心理障碍的人数的比率也逐渐增多。一般来讲,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比率高于高中生,高中生又高于初中生,初中生则又高于小学生。笔者曾运用《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量表》对我市某几所中学进行心理卫生测试,参加者中初中生237人,高中生141人,其中初中生有较轻障碍者111人,占总人数的47%,较重障碍者38人,占总人数16%;高中生中有较轻障碍者69人,占总人数49%,较重障碍者27人,占总人数19%。   3.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受到了较严重的创伤,出现了诸多有违常理、常情、常规的言论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出许多不可理喻的异态反应。学生的心理疾病与成年人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所不同,这是由于生理特点和生活实践不同的缘故。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有精神焦虑症、神经官能症、抑郁精神病、狂躁性精神病、幻觉、社交恐惧、感知缺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病态人格等。据有关资料预测。学生中心理疾病的比率有增长的趋势。尽管不是很高,却是成倍上升的。这种严重态势要求现代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转变视角,勇于关爱,直面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疾病、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素质培育与成才,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项关系到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新的 “希望工程”。   上述学生心理问题三个层次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内在连续性,在心理危机的程度、心理冲突的广度与深度上均存在着层层加重、逐层“劣化”的趋向。每个层次还可作轻度、中度、重度的划分。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研究学生心理问题的层次性,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问题准确“透视”,条分缕析,有效找到解决不同层次心理问题的针对性策略和措施。   一、层次不同,教育和矫治策略有别   “小题大作”和“大题小作”都不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略,任何心理问题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教育者应采取多种手段,如心理测试、问卷调查、跟踪研究、个案分析等,诊断和弄清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症状”、“隐秘故事”及引发的相应背景,然后“对号入座”,划入某一层次,根据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措施。属于心理偏差层次的,重在采用心理辅导和激励学生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迁移、树立榜样来解决,如讲授心理辅导课,传授心理科学知识,指导学生自觉主动运用心理防卫机制,通过自我解剖、自我批评、自我训练、自我调控、自我发展与完善等方式激发学生自我矫正,逐步予以消除。属于心理障碍层次的,重在采取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与心理训练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心理障碍一般很难自我解脱,需要通过心理咨询,通过接受“名家”或权威人士的“劝导”或指点,找出心理障碍的本质、要害与危害,引发心灵“震撼”,并通过接受师长的指导性训练和长期自我训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才可能逐步淡化与消除。属于心理疾病层次的,则重在采取心理诊断、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学生解除心理病痛。既要着眼于改变生理状态,又要着眼于改善心理状态,必要时应住院接受系统治疗。对于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学校、老师和家长要充满关爱,在给予治疗的同时要注重创设强烈的“心理场”。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心灵的舒展与愉悦,良好的亲情环境有助于缓释压力,形成良好的心态,长此以往其症状就会逐步缓解和消除。   二、力求将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和起始状态   心理问题最忌讳的是“累积”,是“不重视”,是“视而不见”,心理问题的层次越高,矫正越难,付出的代价越大。心理上一旦出现矛盾和冲突,如不及时疏导和缓释,累积起来就形成心理包袱,由心理偏差进而转化为心理障碍,而后再进一步累积就质变为心理疾病。心理问题有如滚雪球,如不及时扼制,就会越滚越大,因此,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忌拖延,使之随时发生随时化解。由此看来,经常性地做好学生心理偏差的引导和矫正工作至为重要,学校应重视组织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和技能训练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心理自我保健方法,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哲学的贫困”是一切心理问题的“万恶之源”,有了指导人生的科学世界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大有利于把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观察问题越敏锐,发现问题越早,解决起来越快,效果越好。   三、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中之重”   心理障碍已成为影响当代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危机。学生面对心理障碍往往难以自我解脱,表现出无奈和无助,加之人们普遍缺乏对它的重视,认为它并不危及人的生命,仍可照常学习和工作,有了障碍不去咨询,也不想矫治,一拖再拖,致使许多学生的心理障碍日益严重、不断恶化。心理障碍是学生个体心理危机量的积累走向质变的关键性阶段,一个人处于心理障碍状态,犹如激战的前夜和黎明前的黑暗,等待着的有两个结局:解决得好,就柳暗花明,走向健康,迅速恢复到常态之中;未解决好,就坠入泥潭,心理异常,导致心理疾病。因此,切实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走出心理障碍的苦海,而且能把心理疾病拒之于门外。   四、积极的自我活动是解决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   任何心理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教育与疏导,但决不能仅仅停留在疏导和教育层面上,还应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走进学生内心世界,通过“练内功”,引发学生的自我心理活动,改变其身心状态,消除心理问题。因此,注重增强学生自我心理保健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我调控心理状态的能力,努力学会善于运用科学的策略与技巧,有效解决可能遇到的动机冲突与欲求失衡等“致病源”,时时注重以积极的思维、充沛的精力、敏捷的动作、深刻的理解、顽强的意志等,去从事学习和工作,许多心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了经常性的积极的自我心理活动做基础,又有较高水平的心理保健素养作为个体心理发生倾斜时的“平衡器”和“调节器”,就能有效地抵御心理疾病的侵袭,一切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就会得到缓冲、化解。   五、倾注关爱,全心呵护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前提   心理问题的层次性特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既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整体动态,又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善于洞察学生心灵的奥秘,把埋藏在他们灵魂深处的迷惘、误解、困惑、委屈等疏理出来,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恰到好处的训练与培育,又要注重了解和分析学生心理异常早期的“蛛丝马迹”和心理状态的“微格”变化,弄清他们心理问题的层次性特征,从而找到解救的良方。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技术,对症下药,彻底摒弃和改变传统教育中“齐步走”、“大一统”和“一刀切”的做法。这些都对教师的工作态度、人格品质和教育素养等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心理问题的形成总是按层次逐步“演进”的,解决它是一项心灵改造与品格塑造的“渐进”工程,需要教育者做艰苦、漫长而又细致的“雨露滋润”和“潜移默化”的工作,最忌讳的就是“一暴十寒”、“急功近利”,坚持不一定每一个都成功,但是放弃一定失败。如果教育工作者缺乏关爱的情感和全心呵护的教育素养,不仅难收实效,甚至会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更趋恶化。教师、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就体现在引和导。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