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是双面的,有利就有弊,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它的不利影响吧。
网络本身问题的弊端:
第一、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经常上网获取那些零散和不系统的知识,不但不会提高中学生的能力,反而会比以往退化,而且还有不少中学生,因为无法处理过量的信息而患上“信息焦虑”等精神病。此外,据英国的米德塞克斯大学的蒂姆莱贝教授统计,网上非学习信息有47%与色情暴力有关,一旦学生接触到这些信息,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二、由于网络对中学生具有无限吸引力,所以导致很大一部分中学生沉溺于网络,从而患上“网络上瘾症”,、“网络疏离症”等新型的精神性疾病,这些网虫们不要家人不要同学,脱离现实生活,完全是一群有着程序化思维的类机器人。
第三、网络传播诱发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由于网上传播的大多是以西文发达国家的信息为主,这往往与接触这些信息的中学生脑中积淀的中国文化产生冲击,严重的会形成另一种殖民主义。
第四、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弱化中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网络上以英语的使用率和内容为最多,分别是84%和90%,网上的错别字、病句随处可见,中学生长期与这种语言环境接触,不能不令人担忧。
孩子们本身存在的问题:
第一、 上瘾问题。大多中学生上网的目的是为了聊天和玩 游戏。漫无目的的聊天在时间上很难控制,游戏的兴趣持久性,再加上青少年们爱玩的天性,而中学生的自制力又很差,因此很容易造成上网成瘾性。
第二、 思维能力问题。人的心理状态是在环境与人相互影响中形成的,人的思维是一种内在的交谈,人的经验、词汇、语言等共同形成了人的逻辑思维方式。学生长时间地与电脑打交道,容易使他们形成的基本思维与电脑的符号式思维相同,零碎的符号式机械思维代替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 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健康问题。青少年自控能力比较差,又不善于取舍,沉湎于网上浏览而荒废学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少的中学生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于“网吧”“聊天室”不能自拔。不仅耽误了学习,甚至犯罪。在生理上中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时间,若过长时间与电脑相处,不仅眼睛超负荷运转,危害视力;也使得脊椎变形,身体的健康也受到威胁。
第四、不健康网站问题。互联网上有一些宣传黄色、暴力等内容的网站,还有一些政治上反动的网站。学校、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所接受的思想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由于中学生的是非辨认能力还很差,经常浏览黄色和暴力内容的网站容易使一个人的性格扭曲,严重者会出现人格分裂和精神变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