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泌尿 >> 尿路疾病 >> 尿道下裂 >> 预防保健 >> 正文

尿道下裂的临床治疗方法和进展


日期: 2006 - 10 - 30   作者:   来源: 飞华健康网   责编: xxfy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尿道下裂是男性下尿路及外生殖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据统计,在出生男婴中占0.4%~0.8%,组织胚胎学认为该病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发育过程中尿生殖褶合并不良所致,尿道外口在阴茎下方形成尿道下裂。尿道下裂的解剖学特征主要有:①尿道外口异位;②阴茎下弯;③系带缺如。
  尿道的形成始于胎儿期第8周,完成于第15周。由于胎儿睾酮缺乏或其作用不足,演化停顿于不同阶段发生不同类型的尿道下裂;又因尿道沟是由近端向远端逐渐闭合,故远端尿道下裂更多见。尿道周围的海绵体发生纤维化则导致阴茎下弯。临床上按尿道开口位置分为五型:①龟头型或冠状沟型:尿道开口在冠状沟腹侧中央。此型除尿道开口较窄外,一般不影响排尿和性交功能,可不必手术治疗。若要强调美容,主张采用手术将尿道外口前移至正常位置;②阴茎型:尿道外口开于阴茎腹侧,需手术矫正;③阴茎阴囊型:尿道开口于阴囊阴茎交界处,阴茎严重弯曲;④阴囊型:尿道外口位于阴囊,除具有尿道下裂的一般特征外,阴囊发育也差,可有不同程度对裂,其内有时无睾丸;⑤会阴型:尿道外口位于会阴,外生殖器发育极差,阴茎短小而严重下曲,阴囊对裂,形如女性外阴。
  尿道下裂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治疗目的是使患者的外生殖器外观接近正常,并能站立排尿,在成年之后能进行正常性生活。尿道下裂修复术后的成功标准为[38]:①阴茎下弯畸形矫正满意;②尿道口在阴茎头接近正常位置;③排尿通畅;④无尿道狭窄或尿瘘。
  自1880年Duplay报道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取得成功后,迄今已报道的手术方法在二百种以上。尿道下裂术式繁多,各具有其优、缺点,对一种术式的深入研究,掌握要点,提高手术技巧,细致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处理,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选取术式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不仅要近期恢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且要努力追求形态的完美,远期更趋于正常生理。

  1  手术分期
  最早时手术分两期进行,常采用Denis-Browne方法,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国内报道成功率在50%以下。1965年吴文斌[1]等用改良的Denis-Browne方法报道手术成功率达80%~90%以上。两期手术Ⅰ期先矫正阴茎下弯畸形,半年后方能施行Ⅱ期尿道成形术。两期手术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和治疗费用上的负担。随着对尿道下裂手术治疗新的认识,趋向做一期手术。这样可以缩短分期手术的治疗周期,也减少了多次手术的痛苦和费用。

  2  手术年龄
  本病手术年龄近年来趋向一致。一般主张学龄前完成手术[2],以减少儿童的心理影响及家长的心理负担。周家杰等[3]认为,3岁以内手术成功率高,这可能与婴儿期愈合能力强、阴茎勃起少、排尿次数多等有关。但幼儿时因阴茎较小,手术操作和护理都应有较高要求。

  3  重建尿道的材料
  重建尿道的材料主要有两种:①利用带血管蒂的包皮、阴茎及阴囊皮肤;②利用移植物如:膀胱粘膜、颊粘膜[4]和羊膜等。

  4  一期尿道成形术[5]
  20世纪50 年代中期,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有了较大的发展。尽管手术术式多样,但直到目前也无一种特定的术式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尿道下裂。术者的手术经验、患者的局部畸形情况、尿道覆盖屏障及缝线质量等是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4.1  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1981年Duckett首先报道此术式[6],200余例患者仅1例发生尿瘘。李衷初[6]报道用本术式治疗阴茎头型或冠状沟型的尿道下裂100 余例,效果满意。它是通过龟头正中切口及两外侧龟头瓣的覆盖,将尿道外口前移至龟头正位,操作简单,设计合理,手术效果好,术后外观完美,基本与正常相似,并发症少。如异位尿道口腹侧皮肤较厚,弹性较好则前移容易,有较多软组织缝合固定,可避免前移之尿道口回缩,如张力大则前移的尿道口有可能向近侧退缩,甚至退回至冠状沟。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