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泌尿 >> 肾脏疾病 >> 肾病综合症 >> 治疗方法 >> 正文

肾病,肾囊内给药治肾病


日期: 2006 - 10 - 17   作者:   来源: 《健康报》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为了遏制慢性肾炎发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往往需口服和静脉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大量激素摄入全身,不良反应必随之增加。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创新性采用由B超引导下甲基强的松龙肾囊内注射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局部用药新技术,近10年来,由基础研究推向临床,治疗近200例肾病患者,无1例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在我国,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最常见的发病原因,其次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病等。慢性肾小球肾炎多为免疫介导的肾脏病,过去认为循环免疫复合物在其发病机理中起主要作用。因此,40多年来治疗此病一直采用全身给予类固醇激素、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药物,大量激素的应用带来严重不良反应,如柯兴氏综合征(满月脸、脂肪向心性堆积和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水钠潴留、溃疡病、感染、精神症状、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骨髓抑制等。近年来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已经证明,限于肾脏内的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及局部细胞免疫在肾脏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全身用药方法应该受到质疑。

    北医大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于仲元教授,90年代初首先利用多种动物进行了系列的肾囊内药物肾内动态转运实验的基础研究,证明药物注入肾脏脂肪囊后,肾脂肪囊可以作为药物的贮存场所,药物可以通过弥散作用缓慢进入肾组织而发挥其作用。实践证明与口服及静脉用药相比,可减少80%药物用量,并且大大减少了药物副作用带来的额外治疗费用。到目前为止,该科已采用这种新技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120余例、慢性肾功能不全70例,均达到理想疗效,无1例出现柯兴氏征候群。

    据悉,这项新技术已引起国际肾脏病学界的高度重视。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