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泌尿 >> 肾脏疾病 >> 肾功能不全 >> 诊断检查 >> 正文

急性肾衰,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什么会出现非少尿型的表现?其机制是什么?


日期: 2006 - 10 - 17   作者:   来源: 放心医苑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非少尿型急性肾小管坏死是无少尿或无尿表现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尿量平均每日超过1000ml。非少尿型的致病因素与少尿型不同,前者是由于肾毒性物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及造影剂所致,而少尿型多由手术、肾缺血导致。非少尿型者化验指标较少尿型变化轻。呈等张尿,尿钠含量较少,排钠分数较低,小于1%,血肌酐升高程度较轻/肾功能恢复较快,非少尿型的合并,症较少尿型者少,病死率亦低,需透析者少。但其病死率仍有26%,个别严重病人仍需透析治疗。近年来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可达70%-80%。除了因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以外,近年由于氨基糖甙类的抗生素使用增多,而药物所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多是非少尿型。此外,急性肾衰早期合理使用利尿剂、多巴胺和甘露醇等增加肾血流以及尿液的冲刷作用,也常常表现为非少尿型。
  现在认为,非少尿型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缘于以下三点:①损伤的肾单位的不同一性。除肾单位存在不同一性外,肾单位的液体动力变化亦不同。非少尿型者肾单位间液体动力学变化有较大差异,有些肾单位肾血液灌注量不减少,无明显血管收缩,血管阻力亦不高,而另尸部分肾单位的肾血流灌注量少,血管收缩显著,且血管阻力升高;②在同一个肾单位内,肾小球与肾小管受损程度亦不一致。肾单位受损轻重不—,肾小球受损的程度亦不同。由于肾小球受损,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均升高。但在某些肾单位由于肾小管受损轻,钠、水转运功能障碍轻,故钠排泄分数及水排泄分数均增高,导致尿量并不减少;③Coligorsky等提出了在亚致死性急性肾衰肾小管阻塞机制的假设。在损伤早期仅有组胞—基底膜粘附的破坏,可出现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从基底上脱落,出现于肾小管腔。尚未出现细胞—细胞间相互作用,并在管腔内聚集成团和/或脱落细胞与未脱落上皮细胞粘附,而阻塞管腔。这些脱落的细胞可被管腔内液冲出并在尿中出现。形态学检查可见小管壁上皮细胞连续性破坏,出现裂隙,功能检查可证实有回漏现象。此期与临床上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相符。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