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男科 >> 性功能障碍 >> 不射精 >> 正文

中医治疗不射精的方法


日期: 2006 - 09 - 06   作者:   来源: 两性健康网   责编: 心系飞扬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www.999120.net

  精关不开、精窍失灵是本症病机的主要环节,故治疗本症的基本大法应为通关开窍。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方法治疗。临床常见虚实两证,根据辨证可分以下六种证型。

  (1)阴虚火旺:证见性欲旺盛,阳强不倒,射精不能,多见青少年患者,病程短,尿黄便干,脉来细数,舌红少苔。治以滋阴降火,方选大补阴丸加减。药物举例:鳖甲(先煎)15克,龟板(先煎)15克,知母6克,黄柏6克,牛膝10克,地鳖虫6克,山栀10克,龙胆草5克,木通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命门火衰:证见射精不能,性欲低下,勃起不坚;形寒畏冷,精神不振,胸闷叹气,五更泄泻,舌淡苔白,脉细而沉。多见于波士顿年以上患者,病程较长。治以温肾壮阳,方选羊睾丸汤加减。药物举例:阳起石10克,仙灵脾10克,巴戟天10克,葫芦巴10克,柴胡5克,延胡索10克,茯苓10克,酸枣仁10克,紫石英10克,广木香5克,补骨脂10克,羊睾丸1只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

  (3)阴阳两虚:证见性欲减退,阴茎举而不坚,射精不能,面色皓白,口渴喜饮,舌红苔薄白,脉细带弦。多见于继发性阳痿患者和继发性不射精。治以滋阴益阳,方选补肾通窍汤加减。药物举例:熟地12克,白芍6克,肉苁蓉10克,巴戟天10克,石菖蒲3克,覆盆子10克,天冬10克,菟丝子10克,茯苓10克,补骨脂10克,制首乌10克,王不留行10克。水煎服,每日 l剂。

  (4)湿热下注:证见射精不能,尿黄而浑,口干粘不欲饮,舌苔黄腻而厚,脉濡带数。多见于酒客及嗜食肥甘之人。治以清热化湿,方选四妙丸加味。药物举例:苍术6克,黄柏6克;牛膝10克;苡仁12克,荔枝草12克,车前草!2克,川断10克,橘叶10克,紫石英10克,路路通10克。水煎服,每日 l剂。

  (5)脾虚及肾:证见性交射精不能,性交后遗精,兼有大便溏薄,小便常黄,口不干渴,脉软,舌苔薄白。治以健脾补肾,方选秘精丸加减。药物举例:白术10克,淮山药10克,云茯苓10克,朱茯神10克,莲子肉10克,芡实10克,莲须5克,煅牡蛎20克(先煎),黄柏6克,车前子包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6)心肝郁火:证见情怀不畅,精神紧张,阳强易举,射精不能,阴茎作胀,有梦而遗,心烦易怒,或忧心仲仲,舌边尖红,脉弦带数。多见于夫妻不和睦的患者。治以疏肝解郁,清心定志,方选化肝煎合定志丸加减。药物举例:石菖蒲6克,炙远志10克,茯苓10克,炒枣仁10克,郁金10克,青皮10克,白芍12克,丹皮10克,制香附6克,枳实6克,琥珀粉(蜜调另吞)l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不射精症可选择一些中成药进行治疗。

  中成药治疗不射精症,只要按辨证施治原则进行选择,确有一定疗效,可作为不射精症的辅助治疗。

  (1)逍遥丸:药物与功效参见第65题。适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不射精症。每日1?/3次,每次6克。

  (2)大黄虫丸:由大黄、虫、水蛭、桃仁、虻虫、蛴螬、干漆等组成。功能滋阴逐瘀,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不射精症。每日l一2次,每次服l丸。

  (3)金匮肾气丸:由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丹皮、肉桂、制附子等组成。功能温肾壮阳,益精通关。适用于肾阳虚损所致的不射精症。用蜈蚣3条、全虫10克、牛膝10克,煎汤送服。每日2次,每次6克,空腹时服用。

  (4)知柏地黄丸:由知母、黄柏、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丹皮等组成。功能滋阴清热,益精通关。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不射精症。每日 l一3次,每次6/9克。

  (5)通关丸:由知母、黄柏、肉桂、蜈蚣组成。功能滋阴降火,通利精关。用于肾阴不足所致的不射精症。每日2次,每次1丸。


 ·  男人不射精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  男性不射精的自我保健方法
 ·  男人原发性不射精的原因有哪些?
 ·  胡思乱想会引起男性不射精症
 ·  男人不射精的五大因素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