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男科 >> 性病 >> 艾滋病 >> 传播途径 >> 正文

夏天蚊子会传播艾滋病吗?


日期: 2012 - 07 - 27   作者:   来源: 中国导医网   责编: kn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关于判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当时国家疾病控制中心(CDC)的科学调查已经确凿地证明蚊子与艾滋病传染基本没关系。虽然如此,媒体已经让许多人觉得蚊子会传染艾滋病。

  支持蚊虫类吸血昆虫会传染艾滋病毒的三大理论机制:

  1.  蚊子叮过艾滋病毒携带者之后就有可能开始一个传染过程。这些被吸收的病毒要在蚊子体内存活,分裂并到达蚊子的唾液腺,才可以被继续传染下去。被感染的蚊子通过唾液腺把艾滋病毒传染给下一个被叮咬的人。这个理论被应用于绝大多数的蚊虫类寄生虫传染病,包括疟疾、黄热、登革热和脑膜炎。

  2. 蚊子传染艾滋病毒也有可能是这样的:在蚊子刚从艾滋病毒携带者身上吸血并被中断时,蚊子可能会选择另选一人继续吸食血液。残存在蚊子口器里的病原体微粒会在刺破下一个人皮肤的时候传染下去。这个理论不常用于蚊虫类传染病,但是马传染性贫血病就是因为咬食苍蝇而这样传染的。

  3. 第三条理论,同样是蚊子在吸食艾滋病毒携带者血液时被中断,蚊子转而寻找一个健康的人,但是蚊子在叮咬之前就被拍扁了。理论上,任何蚊虫类病毒都会向寄主提供大量的病毒并以此循环传染下去。

  大量关于吸血昆虫的调查研究明确显示,蚊子不能传染艾滋病毒。但是新闻对此报道模棱两可,媒体的解释也含糊不清,所以大众仍然不能相信蚊子会与这种血液传染病毒无关,艾滋病不会通过共用注射器而传染。

  下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蚊子不能传染艾滋病毒:

  1. 艾滋病毒在蚊子体内被消化了

  病原体在蚊子携带过程中必须保持活性才能在寄主之间传染。如果蚊子消化了病原体,病毒就不会传染给下一位寄主。通常蚊虫类传染病毒都会有许多避免被分解的方法。有些病毒对蚊子的消化酶具有免疫力。大多数病毒都会迅速穿出蚊子的胃以免被强大的消化酶分解。疟疾病原体可以在蚊子胃部存活9到12天,并在此过程中完成必要的转变。脑炎病原体在蚊子内部有10到25天的潜伏期,在此期间大量分裂繁殖。研究证明,艾滋病病毒与血液一起在蚊子体内被消化了。所以蚊子吸食了艾滋病毒感染的血液之后的一两天之内就把病原体全部消化了,不会有再感染的可能性。既然病毒已经不能繁殖从而进入蚊子的消化腺,所以艾滋病毒并不能从一个寄主传染下去,那么大多数蚊虫类寄生虫通过这种方式传染的理论就不能证明蚊子能够传染艾滋病毒了。

  2. 蚊子每次吸血所含艾滋病毒不足以传染

  病原体在血液里含量足够高才能使病毒在不同的寄主之间传播,亦即足够多的病原体才能使感染进行下去。不同传染病所需的最低病原体数不尽相同。艾滋病毒在血液里的含量低于已知的所有蚊虫类传染病的水平。血液中含有10个单位病毒的被感染者很少见,70%到80%的感染者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微乎其微。

  数据表明,蚊子在吸取了1000个单位的艾滋病毒后,能向下一位寄主传染一个单位的病毒的概率是一千万分之一。显而易见,一个未被感染者需要被吸食过感染者血液的蚊子叮上一千万次才能感染一个单位的艾滋病毒,一只喝足了艾滋病毒阳性病原体的蚊子仍然不足以传染艾滋病。简而言之,通过这种方式传染艾滋病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3. 蚊子不是飞行的注射器

  人们通常认为蚊子就是小型的飞行注射器,那么如果注射器可以传染艾滋病毒,蚊子应该也可以。事实上艾滋病毒感染者并没有携带足够多的病原体,即使艾滋病患者携带了足够高含量的病原体,蚊子也不能像注射器一样传染艾滋病。很多人知道蚊子会在叮咬前反刍,却很少有人知道蚊子的食道和唾道是分开的。蚊子的进食器官结构错综复杂,与注射器的简单构造大相径庭。蚊子分泌唾液和吸食血液是两条不同的通道。与注射器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蚊子的血管通常是单向通道。所以,蚊子吸食过程与注射器注射过程截然不同。总之,蚊子并不是飞行的注射器,叮咬之前分泌的唾液并不是上一顿血液大餐的残羹冷炙。

  综上所述,以上三条理论都不能证明蚊子能够传染艾滋病


 ·  艾滋病常识知多少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