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是发生于掌,跖与指,趾间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致病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
症状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能是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可蔓延至脚底及脚背边缘,剧痒,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真菌喜爱潮湿温暖的环境,夏季天热多汗,穿胶鞋,尼龙袜者更是为真菌提供的了温床;冬季病情多好转,表现为皮肤开裂.这是一种接触传染病,会因共用面盆,脚盆,脚巾,手巾,,拖鞋及澡盆而迅速传播。
不同类型介绍的发病症状:
1.水疱型:这种类型的手足癣开始为局部发痒,搔抓后会因此变红,出现针头大小的水疱,壁厚发亮,大多是成簇成群,在皮下好像粟米,还会伴有剧烈瘙痒感,如果没有抓破,糜烂,不久水疱就会干涸,开裂脱皮。
2.鳞屑型:鳞屑型手足癣多以脱屑为主,中间会出现少数水疱,水疱干涸后脱屑,边界清楚,没有明显的炎症。边缘会粘着鳞屑,并逐渐向四周扩大,城乡出环形或多形状。
3.浸渍型:这种类型的手足癣多发在趾、指间,皮肤发白,会出现糜烂、浸渍,边缘清楚。去除浸渍的表皮后,会留下潮湿的鲜红新生皮肤。
4.增厚型:增厚型手足癣多见于掌跖皮肤增厚,粗糙。皮纹加深。夏季水疱脱屑,到了冬季皮肤就会干厚,甚至会出现皲裂、出血和疼痛等症状。
手足癣一般发生于成年人,往往夏季发作或加重,冬季气候干燥的时候症状就会有所减轻或消失,所以冬季是治愈的最佳时机。平时,手足癣患者应该使用独自的脸盆。毛巾、拖鞋等接触性物品,避免重复感染或传给其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