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神经 >> 中风 >> 正文

认识“类中风”新概念


日期: 2006 - 04 - 20   作者:   来源: 中国中风医疗网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www.999120.net  
  连不学医的人都知道,近些年来中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化,三四十岁的人就中风卧床不起,时有耳闻。

  心脑血管病医生王永炎院士首先提出了“类中风”的概念:“类中风的主要症状、病变部位与病理改变都与中风不同,不能纳入中风病范畴,但它又类似于中风,危害巨大的脑血管病变,提出这一新概念并加以研究,对防止漏诊、误诊以及更加深入有效地治疗中风病,具有重要意义。”

  某病人突然眩晕、视物不清、走路不稳,说话也不利落,CT检查后发现颅内椎基底动脉系统有梗塞。说他是中风吧,不符合中风病的诊断标准;说他不是吧,又同属西医的脑卒中。该如何治疗呢?临床上,医生时常遇到这类病人,如不健全中医的诊断治疗规范,这些病人很可能得不到及时的诊治,乃至病情加重、预后不良。

  近10年来,随着CT、MRI等影像技术应用的普及,临床上中风已趋向轻型化,出现了许多不以传统中风病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神识昏蒙五大主症为主要表现的病人。根据CT、MRI诊断,这类病人发病率已经占中风的50%左右,且还有上升趋势,它对人类的危害不亚于传统的中风病,相反,由于它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极易发生漏诊、误诊,使医生和患者忽视而延误治疗,病情持续发展多可导致痴呆或中风后抑郁症。因此,它更具潜在的危险性。

  这类中风虽与传统的中风有所不同,却同属西医的中风范畴。制订较为确切可行的诊断标准,不仅对减少漏诊、误诊有利,而且对最讲辨证论治的中医来说,意义尤为重大。王院士等基于临床的迫切需要,在总结本病证候学规律的基础上,率先将不能纳入传统中风范畴的西医中风归为“类中风”,进行了相关分类研究。他们采用类中风组与中风组临床症状体征对照研究的方法,在全国进行对2206例病例前瞻性、多中心的调研资料分析,结合文献资料与医生经验,做综合数理统计分析,确定了类中风这一特殊中风类型的主症是:眩晕、身体感觉障碍、剧烈头痛、视物异常、不随意运动、精神障碍、癫痫样发作、失认失读失写;从发病来说,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一般为急性起病,多有诱因和先兆症状;影像学检查有梗塞或出血,病灶多位于脑内椎基底动脉系统。

  王院士强调:西医的无肢体偏瘫型中风及无症状型中风多属于中医类中风范畴。他介绍,无肢体偏瘫型脑出血占同期脑出血的9.96%~17.7%,无症状型脑梗塞占急性中风病人的30%~40%。由于这类病人症状较轻,基层医生们易发生误诊、漏诊。以王院士为首的课题组根据类中风的症状体征,将其分为风眩、风痱、风痹、风癔、视歧等类型,在中风的早期即给予辨证论治,起到了改善症状、阻断病情恶化、减少后遗症、显著提高生存质量的效果。

  对类中风轻症治与不治后果大不一样。王院士介绍了两个他的病人,一翻译48岁时突发眩晕、健忘,经磁共振检查后诊断他是椎基底动脉脑梗塞,属类中风范畴,即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在其好转后令其长期以中药调养,使他一直平安地坚持工作到退休。另一设计师多次发生一过性眩晕,并短暂记忆障碍、复视,他觉得不是大病,“没当回事儿”,医生也未予以重视,由于反复发作,仅两年就成血管性痴呆。后家属带他找到王院士时,再想逆转已为时过晚。

  中风先兆与类中风不同,前者没有影像学改变,后者却有。因此,如果你40岁以上,又具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中风高危因素,再多次出现眩晕、头痛、一过性肢体障碍、短暂意识丧失、发作性视物改变等,你一定要当心了!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