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疾病。那么导致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因是什么呢?婴幼儿腹泻多由生活饮食不当或是肠道感染所引起。一般婴幼儿出现腹泻时,大便的次数会增加、水分增加、气酸臭。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疾病,在临床诊疗上应转变传统的治疗理念,全面了解小儿腹泻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走出诊疗误区:
1、攀比体重,进食过量引发腹泻
生活中,不少年轻的父母总担心自家小孩不如别人家的胖,想尽办法给其增重,从而导致小儿进食过量,引发腹泻。此外,如果小儿是过敏性体质,建议2岁后再添加辅食,这样可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生哮喘的几率也会相应降低。
2、滥用抗生素引发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目前临床上滥用抗生素引发腹泻的病例不在少数,专家认为,抗生素在杀灭了肠道病毒菌同时,也将大量肠道益生菌灭活,继而因肠道菌群失调而引发腹泻。
3、腹泻时禁食导致营养不良
小儿腹泻时,未被病菌影响的部分肠道并未丧失消化能力,这时可进食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完全禁食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
4、腹泻盲目输液
按照病情,一般腹泻症状只需口服补充水分,而输液只针对出现脱水症状的患儿,补液的目的不是止泻,而是补充水分。
5、儿童用药量不准确
小儿腹泻用药应根据其年龄、体重计算出用量和用药次数,而家长给小儿用药时往往擅自加大药量,期望以此缓解病情,这样做只能使药效无增加而毒副作用增加,用药前应先征求儿科医生建议,按医嘱服药。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婴幼儿腹泻这种疾病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多注意,做好婴幼儿的预防和护理。如有更多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