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种类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出生后或婴儿期即已出现响亮的心脏杂音。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后天性心脏病包括:心肺病变所致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性心脏病,心肌病,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全身疾病所致心脏病(肿瘤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甲减性心肌病,糖尿性心脏病)、其他因素所致心脏病(中毒性心脏病,妊娠合并心脏病,放射性心脏病,慢性高原性心脏病)等。
心脏病的分级
Ⅰ级(轻度)指体力活动不受限制,像健康人一样从事各种工作和各项活动,没有不适的感觉。Ⅱ级(中度)是指重体力活动时会感到心慌、气急。Ⅲ级(重度)是体力活动显著受限,即使从事轻微的体力劳动,也会感到心悸、呼吸困难。Ⅳ级(重度)的病人体力活动能力完全丧失,休息时也感到心慌、气喘。
诊断依据
1.病史
有心悸、气短、心力衰竭史或曾有风湿热的病史,体检、X线、心电图检查曾被诊断有器质性心脏病。
2.有心功能异常的某些症状
如劳力性呼吸困难、经常性夜间端坐呼吸、咯血、经常性胸闷胸痛等。
3.体征
可发现有发绀、杵状指、持续性颈静脉怒张。心脏听诊有2级以上舒张期或粗糙的3级以上全收缩期杂音。有心包摩擦音、舒张期奔马律、交替脉等。
4.辅助检查
心电图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ST段及T波异常改变等;x线检查显示心脏明显扩大,尤其个别心腔扩大;超声心动图示心腔扩大、心肌肥厚、瓣膜运动异常、心内结构畸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