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中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以年龄大于50岁人群发病为主,临床上以显着的外周血成熟中性粒细胞增多,肝,脾肿大以及LAP积分升高为特征的克隆病。慢粒的病理主要为血液、骨髓和脾内充满大量幼稚粒细胞。肿大的脾脏、正常结构为髓外造血细胞所取代,有粒细胞、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甚至可发生梗死。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目前的发病率还不清楚,一般CNL累及老年人,但也见于青年人。男女发病相近。常累及外周血和骨髓,脾和肝通常呈现白血病浸润,任何组织都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脾肿大,通常还有肝肿大,25%~30%患者皮肤、黏膜或胃肠道出血。其他症状还包括痛风和搔痒。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一般认为是进展缓慢的疾病,但其生存期不定,为6个月至20年以上。通常中性粒细胞增多呈进展性,随后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出现骨髓增生异常表现可能是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信号,还不清楚此类转化的病例是否与曾进行过细胞毒治疗有关。
目前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难以治愈的情况下,慢性期的长期,关系到患者的生存期,慢性期越长,其生存期就越长。慢性白血病约经过3-5年不等的时间,相当一部分患者难以避免的要发生急性变,一旦急变,治疗难度加大,其生存期明显缩短,预后不良。如何预防其急变、延长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是临床上棘手之处。
西安国医血液病防治中心白血病科研专家组经过20多年的努力,独创治疗白血病第四大疗法“活性植物清髓疗法”通过“净化”、“补骨”,填充骨髓不足,以提高骨髓生血功能;我院自主研发的治疗白血病的特效中药“康血宁”配合DC-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白血病是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辅助治疗方法。两者有很强的互补作用。对病人受损的免疫系统能够起到恢复与重建的独特疗效:能够减少药物对机体的副作用,巩固化疗效果,从而延长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4小时咨询热线:4006866012
 MT_ARTICLE_ID=2761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