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亚健康 >> 亚健康资讯 >> 正文

西医治疗白血病副作用大-国医康血宁中西医结合效果好


日期:2014-02-14 17:28:03   作者:   来源: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慢性白血病西医疗法。慢性白血病需要怎样的治疗是很多人都不解的,众所周知,慢性白血病是一种狡猾的血液病,慢性白血病的发病缓慢,而且病程较长,治疗也比较困难,及时的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发展,对于慢性白血病的治疗应当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避免病情急变,这就需要对慢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解,下面西安国医血液病防治中心白血病专家为大家介绍的是几种西医常用疗法。

  1、化学治疗:有效的药物有BUS(马利兰)、HU(羟基脲)、CTX、CLB、6-MP(6-巯基嘌呤)、MMC(丝裂霉素)。其中以BUS为首选药物,其次为HU.BUS是目前最有效的药物,缓解率在95%以上,服用方便为此药之优点。用法为2mg每日3次,一直用至白细胞降至14×109/L以下停用或间歇给药。一般规律是用药1-2周自觉症状好转,4~6周明显好转。当白细胞减至10×109/L时,减量至1-2mg/d,一直维持2-3个月。停药后,如白细胞波动在10~50×109/L间,可考虑小剂量维持1年以上。白细胞减少到5~10×109/L血小板在100×109/L以下,或者有慢粒急变倾向才应停药。马利兰的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特别是血小板减少。个别病人虽用药量不大也会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恢复较慢。长期服用此药可引起肺纤维化,皮肤色素沉着。类似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症状,精液缺乏或停经。HU开始剂量为每日3g,口服。用后白细胞数下降很快。当降至20×109/L左右时,将剂量减至一半;降至10×109/L时,将剂量再减少。维持剂量约每日0.5-1.0g.一般不完全停药,因停药后白细胞计数很快上升。此药优点是作用快;如果白细胞下降过多,停药后能很快上升;副作用少。缺点是需经常验血以指导治疗。另外,亦可联合α-IFN(α-干扰素)治疗慢粒。方法,口服HU2.0-6.0g/d,同时皮下注射。α-IFV300万u,iv,每周3次,应用8~32周。当白细胞降至10×109/L,HU减少继续用1-2周,根据情况停用或用小剂量。HU维持量为0.5-1.0/d,有条件者可继续用。α-IFN300万u,iv,每周一次。用药期间每周查血常规2次,骨髓象每4周检查一次。

  2、放射治疗:深部x线,用深部x线对全身和局部的肝脾区以及浸润部位照射。脾区照射开始剂量为50cGy,以后每日或隔日100~200cGy.白细胞降至20×109/L时停止。对化疗效果不佳或复发的可以用放疗,据报道,其疗效不低于BUS.核素32P治疗,仅用于对BUS及脾区放疗效果不佳者。32P剂量是根据白细胞增多程度而定,若白细胞总数>50×109/L,32P的开始剂量为1-2.5mCi,静注。2周后再用1-1.5mCi,以后每隔2周给同样剂量1次,待白细胞降至20×109/L时停用。在缓解期间,每1-3个月观察1次,当白细胞>25×l09/L时,可再给1-1.5mCi.

  3、脾切除术:脾脏可能是慢粒急变的首发部位,切除脾脏可能延缓急变和延长患者存活期。切除脾脏的手术指征:

  ① 确诊为慢粒者;

  ② 对化疗反应良好;

  ③ 65岁以下且无大手术禁忌症者。慢粒急变是手术的禁忌症。

  4、骨髓移植:年龄在45-50岁在慢性期的病人,以亲兄弟姐妹HLA相同的异基因骨髓作移植。移植成功者,一般能获得长期的生存或治愈。

  西医疗法虽然对于慢性白血病治疗有一定疗效,但过高的费用,治疗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建议在西医治疗同时辅以中药调养双管齐下为健康增添保障。

  西安国医血液病防治中心白血病科研专家组经过20多年的努力,独创治疗白血病第四大疗法“活性植物清髓疗法”通过“净化”、“补骨”,填充骨髓不足,以提高骨髓生血功能;我院自主研发的治疗白血病的特效中药“康血宁”配合DC-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白血病是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辅助治疗方法。两者有很强的互补作用。对病人受损的免疫系统能够起到恢复与重建的独特疗效:能够减少药物对机体的副作用,巩固化疗效果,从而延长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4小时咨询热线:4006866012

MT_ARTICLE_ID=2813465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