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眼科 >> 屈光系统病 >> 斜视 >> 正文

斜视近视长期不矫正可能会造成弱视


日期: 2007 - 02 - 07   作者:   来源: 放心医苑   责编: xxfy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爸爸妈妈们都很在意自己孩子的眼睛是否近视,对弱视却不甚了了。殊不知弱视也是一个相当严重的儿童健康问题。弱视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若不及时矫正治疗,对视功能危害很大,不仅视物不清,还会造成缺乏立体视觉。治疗弱视的最佳年龄是学龄前,超过12岁就难以治愈,如果进入成年,治疗弱视则基本无望。

  弱视反过来可造成斜视

   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尹东明解释说,一般近视眼通过验光戴镜,视力能够达到正常,视力可矫正到1.0以上。而弱视者在配戴矫正眼镜之后,视力仍然达不到1.0,却又查不出眼睛有任何器质性病变。

  弱视多数是由于孩子视力发育受阻引起的,但斜视近视长期无法矫正也会造成弱视。而弱视又反过来可能造成斜视。刚出生的孩子虽然眼球构造正常,但视功能很弱,必须通过反复地看东西,不断接受外界的光和物体形象的刺激,才能令视觉逐步成熟。如果孩子在两三岁以前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遇到阻碍,比如眼睛常受遮挡或眼睛生病等等,就会使外界光线和物体对眼睛的刺激受阻,影响视觉的成熟,造成弱视

  弱视的危害并不亚于近视,尹东明介绍说,弱视人的视觉还常常没有立体感和深度感,难以从事驾驶、操作精密仪器等精密的工作。据调查,发生车祸的人当中,有20%是缺乏立体视觉的。视力的好坏及有无立体视觉,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就业前途。

   成年后治弱视效果为零

  尹医生明确地说,弱视并不会像许多人讹传的那样随年龄的增长而好转,但若及时治疗,弱视是可以矫正的。视力可以恢复到正常。有资料说,最好在3~5岁以前进行。因为双眼视觉发育1~2岁基本形成,所以3岁之前属于视觉发育关键时期。6~8岁发育基本趋于完善,如到10岁以后发现弱视再进行治疗,效果甚微。

   治疗弱视需要较长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弱视的治疗时间较长,除了要戴合适的矫正眼镜之外,还要进行精细目力训练,弱视治疗仪治疗、针灸等等。一年半载见不到明显的效果是正常的,最长的需要7~8年才能治愈,家长们要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疏懒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人生遗憾。

  目前,大多数弱视孩子不能在3岁前被发现与治疗。其原因一是家长对弱视知识的欠缺,二是学龄前儿童的视力检查还不够普及,有的检查了又不够准确。尹医生说,4岁以上儿童绝大多数都能配合检查视力,因此儿童定期准确地检查视力,是发现弱视的最好办法,应该把普查视力从目前的小学阶段提前到学龄前。

  学龄前儿童最好每隔半年检查一次。如发现视力低于0.8~O.9或双眼视力不一样,相差两行以上,则应及时请眼科医生检查。

  家长平时也应多观察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看东西总爱凑得很近,侧着头看,眯着眼看,眼球震颤,就应该带他们到医院做散瞳验光,了解屈光情况,查查有无弱视

  哪些孩子易患弱视

  弱视是较常见的儿童眼病,据统计,儿童中弱视发生率为1.3%~3.0%,造成弱视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五大类:

  ●睡眠时间少的孩子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快速期,特别是7~9岁和12~14岁时,如果睡眠时间少,会引起部分儿童发生弱视

  ●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克的孩子凡出生时体重过低的小儿,在青春期前容易发生弱视。这主要是低体重儿童的先天发育不足,后天遇到不良因素导致眼轴发育过长所致。

  ●早产儿早产2周或2周以上的小儿,在儿童期常发生弱视

  ●父母亲为弱视眼者弱视的遗传程度随父母眼睛弱视度数的增加而增加。

   ●用眼过度的儿童每天看电视超过2小时,眼与电视机的距离小于3米,长时间看书距离少于30厘米的孩子,多数会出现视力疲劳,其中一部分会发生弱视


 ·  外斜视手术后为什么会复发?
 ·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斜视?
 ·  幼儿该如何预防保健斜视?
 ·  预防儿童斜视需要注意的事项
 ·  儿童斜视弱视的原因是什么?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