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眼科 >> 外眼病 >> 结膜疾病 >> 正文

流行性急性结膜炎(红眼病)Conjunctivitis


日期: 2006 - 03 - 23   作者: 郭卜乐   来源: CPO生理健康网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结膜炎是眼结膜的炎症。常由细菌或病毒引致,亦可因过敏或接触化学物品受刺激所致。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易受染。  
  流行性急性结膜炎包括流行性角膜结膜炎和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睛”。它们的传染性很强,潜伏期短,发病时眼睑和结膜有红肿,分泌物呈水样,并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刺痛,对工作和生活影响很大。少数病人可伴有角膜病变而影响视力,极个别可致下肢运动麻痹。
  得过本病没有长期免疫力。但是,只要认真注意个人卫生,完全可以不得本病。
  【处方】
  1.这种“红眼睛”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眼结膜的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季为多。
  2.由于病人眼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手或物、经水均可传播,所以不要用脏手揉眼睛,家庭中有此种病人时要做到毛巾、脸盆分开。浴室、理发店严格做好毛巾消毒,游泳池应严禁“红眼睛”病人入池游泳。
  3.有条件应对病人进行隔离,至少做到家庭隔离,教育病人不要到公共场所去。
  4.勤点抗病毒眼药水,要每小时点1次。不要与别人合用同一支眼药水
  (上海医科大学 王建瑚教授)
  1、“红眼病”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眼结膜炎症的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季为多。
  2、由于病人眼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细菌,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手或物,均可传染,所以不要用脏手揉眼睛。家庭中有此种病人时要做到毛巾、脸盆分开。浴室、理发店要严格做好毛巾消毒,游泳池应严禁“红眼病”病人入池游泳。幼儿得了“红眼病”,未愈暂时不能进幼儿园,以免传染别人。
  3、应对病人进行隔离,教育病人不要到公共场所去。
  4、勤滴抗病毒抗细菌的眼药水,每小时滴一次。不要与别人合用同一支眼药水
   
  流行性急性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或“火眼”。好发于春季,近年常有小规模的流行。
  流行性急性结膜炎的病因,为细菌或病毒感染。可以引起流行性急性结膜炎的细菌,有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等,引起流行性急性结膜炎的病毒,则可能为腺病毒。这些细菌或病毒通过接触传染给健康的人。而手、手帕、毛巾、面盆、公共浴池、游泳池等,皆是可能的传播媒介。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流行性急性结膜炎,约在受到传染后的1~2天发病。病毒引起的甚至在1~2小时内即可发病。可见其传染性之强、发病之急,故流行迅速而广泛。
  流行性急性结膜炎大多涉及双眼,仅少数为单眼患病。病人感到眼部发痒、疼痛、视力模糊,有粘性或粘液脓性的分泌物,严重的甚至可有低热及耳前淋巴结肿大。病人的球结膜充血明显,有的有伪膜形成,或有球结膜下出血。严重的可有角膜上皮受到连累,使视力受到明显的损害。
  患流行性急性结膜炎的病人,应及时就诊治疗,以免成为传染源。流行性急性结膜炎可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索眼药水,或用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三氮唑核苷,环胞苷眼药水等,每10分钟至2小时滴1次,反复多次使用。滴药前,最好先用3%硼酸溶液洗眼,应注意急性结膜炎不宜使用眼药膏,并不应用纱布等将眼封闭。如果治疗得当,绝大多数病人在2周左右可以完全恢复正常,并不留任何后遗症。
  流行性急性结膜炎,流行快而广,故在流行季节做好预防工作极为重要。预防措施如下:
  1.患流行性急性结膜炎的病人应该隔离,禁止去公共场所,尤其应禁止进入游泳池、公共浴室、理发店、电影院等处,以防传染给别人。
  2.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需注意保持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揉擦眼晴。应实行一人一巾制,不要用公用毛巾。洗脸最好用流水,面盆、毛巾等用具应注意消毒。
  患过流行性急性结膜炎的人,对此病并无免疫力,同样需要注意预防再度感染。


 ·  新生儿感染结膜炎疾病的原因
 ·  哪些原因会引起结膜炎的发生?
 ·  在生活中应当如何预防结膜炎
 ·  结膜炎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春季结膜炎疾病的临床表现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