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病理是病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来源于骨及其附 属组织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形态变化,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基础学科。它的发展一方面是细致的形态学观察所得到 的理论上的进展,另一方面是高度精密的仪器和先进的实验方 法以及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所取得的方法学上的进展。使人 们对骨肿瘤病理从微观到亚微观的组织形态特征、分子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等诸多方面对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进 一步的认识,为骨肿瘤的诊断、治疗、转归及预后的评估提供 可信赖的依据。
人体本身的内因是骨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某些胚性细胞错置,未能正常发育,长期保持静止状态,一旦受到某些因素刺激,便迅速生长,形成骨肿瘤。有些骨肿瘤的发生与损伤有关;有些与感染有关;人体长期接受大量放射性物质亦可滋生本病。
可分以下两类:①原发性骨肿瘤,来源于骨、软骨、造血组织或骨髓、纤维组织、脉管、脂肪、神经、脊索、上皮等,或来源未定。原发性骨肿瘤的分类,主要是根据肿瘤组织的形态结构进行的,特别是根据肿瘤细胞所显示的分化类型及所产生的细胞间物质类型进行的。在此基础上,结合肿瘤的生长特性,将骨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发生于骨的各种瘤样病变,其形态改变和临床表现,常类似骨肿瘤,且可与骨肿瘤并存或作为某些骨肿瘤发生的基础,为了进行比较和鉴别诊断,也列入分类中。②继发性骨肿瘤,即转移瘤,原发瘤最多是癌,几乎所有癌皆可转移至骨,仅少数为肉瘤、神经母细胞瘤。
1.正虚邪侵体质强弱与本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有着密切关系,正虚体弱,腠理不密,脏腑脆弱。脏腑功能失常,气虚血亏,气血不和,气血壅塞,结聚成瘤。
2.气滞血瘀气血瘀滞,经络阻隔,蕴结日久,骨与气并,日以增大,凝结成块。
3.肾虚精亏 明代薛己在<外科枢要·卷三>中日:“若伤肾气,不以荣骨而为肿者,其白骨肿起,按之坚硬,名日骨瘤。”先天禀赋不足,髓不养骨,或秉承遗传,易生骨肿瘤;女子七七,任脉虚,男子八八,天癸竭。肾虚精亏,营卫失调,气血不和,肾气精血俱衰,不以荣骨,骨瘤乃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