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汽车内饰含强致癌物 开车购车朋友需谨慎

日期:2013-11-23 16:13:01   作者: 珠华品牌   来源:   责编: 珠华品牌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多款汽车内饰含强致癌物 开车购车朋友需谨慎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报道,业内人士在正规汽车4S店购买汽车配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多家知名品牌的车辆内饰都存在着强致癌物多环芳烃,其中长安悦翔汽车多环芳烃的总含量为每公斤23.5毫克。

  修宇在大学是学化学的,他知道这种叫做“多环芳烃”的物质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在橡胶和石化产品中都普遍存在。他说:“所以我当时就想到,多环芳烃会不会在汽车内饰里也存在。”于是,修宇决定组织一些人一起检测汽车内饰中的多环芳烃含量。经过商量,他们选择了汽车的方向盘和头枕作为检测对象。修宇说:“跟驾驶员和乘客时间接触最长的,接触最紧密的这些内饰,无外乎第一就是方向盘,对驾驶员来说,那么其次就是当我们一些裸露的皮肤,像手,包括夏天可能穿的比较少,那根做一接触的机会也是比较大的。”

  再请教了一些质检领域的专家后,他们选择了和质监部门同样的抽检方式进行检测。也就是说,在不告知汽车厂家的情况下从正规渠道购买原厂配件进行检测。但很快他发现这并不容易,因为汽车厂商原则上不将配件直接销售给个人,同时订货周期也很长,从去年年中开始,他们托北京一家大型汽修企业的朋友,像汽车4S店订购:“我们采购的零配件全部是从原厂指定的4S店购买,有正规的发票,有原厂的包装。”

  这些样品被陆续送到了上海的华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检测,这家企业是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实验室,还是美国消费者委员会、德国TUV认证等国际权威机构授权合作的实验室,检测报告具有国际公信力。

  很快,检测结果出来了,多款车的配件中都含有强致癌物质多环芳烃。修宇说:“它的致癌性是让人很惊讶的,让人很恐怖的一件事。”

  在40多款被检测到的车型中,长安悦翔汽车多环芳烃的总含量为每公斤23.5毫克,三菱欧蓝德的检测结果为每公斤6.8毫克,现代新胜达的检测结果为每公斤5.4毫克,上海通用雪佛兰爱唯欧的检测结果为每公斤7毫克,长安铃木天语SX4的结果为每公斤6.4毫克。

  相关专家介绍:多环芳烃是煤,石油,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碳氢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1976年)列出的94种对实验动物致癌的化合物,其中15种属于多环芳烃,由于苯并[α]芘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而且致癌性很强,故常以苯并[α]芘作为多环芳的代表,它占全部致癌性多环芳烃1%-20%。

  据了解,2012年3月1日起施行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只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要求,并未规定多环芳烃的标准。这里北京CTC肿瘤生物治疗专家提醒大家,正在驾车或是将要买车的朋友请一定要谨慎,购车时最好请教相关行业专家,以确保人生健康。

  最后,北京CTC肿瘤生物治疗专家给大家介绍,如果身边的亲人或是朋友不幸患上肿瘤,请一定不要担心,选择正规的治疗才是治愈的保证,专家推荐肿瘤使用最新科技――DC-CIK生物免疫治疗。   ――――――

  目前治疗癌症的三大常规方法是手术、化疗与放疗。它们能快速地作用于肿瘤,使得肿瘤在短时间内缩小或消失。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因为肿瘤很可能复发转移。

  肿瘤生物治疗是一种绿色、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式, 2011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也是目前有希望完全消灭肿瘤细胞的治疗手段,它主要是利用自身免疫细胞抗击癌细胞,因此不会产生任何不适反应和毒副作用,对于各年龄段的肿瘤患者效果都是不错的,尤其对老年人或体弱的肿瘤患者来说,更是治疗首选。

  肿瘤生物治疗几乎可以贯穿盆腔肿瘤的整个治疗过程,从早期到晚期,从强壮年到中老年,几乎任何年龄段的患者都能适用,治疗全过程无明显的副作用,还能够全面的提高患者的整体免疫功能,不仅达到治疗的效果还能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效果。

  肿瘤生物疗法是对手术、放化疗不能清除干净癌细胞的一个重要补充,对肿瘤干细胞和其他处于非增殖期的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它能清除手术不能清除的微小病灶:能杀灭化疗药物不能杀灭的休眠期肿瘤细胞。因此,在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案中,肿瘤生物疗法成为最终提高肿瘤治愈率的一项非常关键的措施。

       欢迎关注北京CTC肿瘤免疫科微信公众平台,每日送上精彩健康信息,努力为您的健康生活带来帮助,关注有惊喜。微信号:ctc-307 。

二维码.jpg
      手机扫描CTC肿瘤免疫科二维码 

(本文来自:)


编辑:珠华品牌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