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纪念512地震一周年 >> 汶川地震一周年最新消息 >> 正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512”周年祭


日期: 2009 - 05 - 11   作者:   来源: 红网   责编: 中国导医 微微   阅读次 数:
本文摘要: 在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到来之际,各种各样的纪念、慰问活动相继面世。多家主流媒体联合发出倡议:今年5月12日14时28分,全民静默一分钟,以此表达对地震受难者的哀思,对所有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人们的敬意和谢意,激励我们重建家园的信心。
  诚然,在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的问题上,静默或许不是唯一的纪念方式,但它的确是一种很好的祭奠形式。这种形式简单、庄重,不仅能表达对生命的尊重,也是一种感恩与励志。而且因为其操作的简便性,还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参与。
  
  在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到来之际,各种各样的纪念、慰问活动相继面世。据媒体报道,早在数月前,某些重灾区就陆续迎来全国各地的客人,这其中包括带着各种策划方案的媒体记者,背着各色活动方案的公关公司、演艺公司,甚至还有礼品公司、纪念品制造商、烟火公司等。不少活动不仅确定了宏大主题,还特意追求大场面、大制作,邀请海内外演艺界明星前来助阵。
  
  我们丝毫不怀疑这些纪念活动的良好用心。但是,“5.12”毕竟是一组难以碰触的数字,这一天,四川灾区曾遭受毁灭性打击:6、7万名鲜活的生命灰飞烟灭,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每一组数据,每一个细节都曾深深刺痛我们的灵魂。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过:“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现在距离灾难正好一年时间,按照心理学家的理论,这个时期正处于丧亲者的悲伤“重组阶段”,也就是从对死者不断的回忆中走将出来,开始新生活的时期,情感同时体验到伤心与慰藉。这时候如果触景生情,仍然能引发巨大的痛楚。“5.12”周年祭奠无疑是一个情感触发点。在中国这样一个伦理情感特别浓厚的文化氛围里,周年祭可能触动的伤痛会显得格外深重。
  
  我们组织各种纪念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无非是让逝者安息,生者坚强。所以周年祭活动,首先要讲求人文关怀。祭奠活动尽量以受灾群众为中心,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在哀悼逝者的同时,帮助丧恸者尽快走出哀伤阴影,回归正常生活。
  
  其次是真诚。“情伤一时,心存百代”。祭奠活动不需要太热闹,也无需赋予太多的含义,只要能突出祭奠的真诚与意义。现在北川等重灾区的废墟下还躺着的长眠的灵魂,我们切莫在5.12的夜晚,让喧嚣的歌舞和绚丽的烟火惊扰了他们的安寝。
  
  再次是简便。周年祭不需要咄咄逼人的大场面、大气魄。因为那不仅让灾区群众有被排斥感,也会花费大量的钱财。据报载,目前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资金不足,且地震已导致300万人失业。我们完全可以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在灾区重建和当地群众的生活保障上面。

相关信息:( 512 周年祭 汶川
 ·  网民重温“5.12” 周年祭
 ·  汶川将举办11项活动纪念地震发生一周年
 ·  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开馆
 ·  汶川地震灾后四川恢复重建情况通报
 ·  汶川地震周年纪念专题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 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 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