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随着“5.12地震”发生时刻临近,网民对相关新闻的关注度迅速上升。5月8日,与“5.12地震”相关的内容浏览量开始有明显增长,紧接着的周末并未使流量明显下降,而到11日、12日,相关内容流量更连续两天出现几何级增长。再从12日当天看,新浪、搜狐、网易三家门户网站加央视开设的专题首页流量在下午14点后猛增,并形成一天的最高峰。
二、网上“周年祭”气氛浓厚。网民关注的“5.12”内容中,纪念活动报道、对地震的回顾、逝者的悼念是重点。5月12日,新浪、搜狐、网易、央视网这四家网站相关热点内容TOP100中,有近52%是相关内容。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网民对一年前地震当时感受及一年来的哀思得到了集中迸发。此外,对灾区现状、评论、灾后重建工作等内容也都吸引了网民关注。
三、网民对视频、图片等直观的表现形式需求高。在四家网站“5.12”相关内容TOP100中,以图片、视频形式为主体的内容占50%。通过这些直观的表现形式,纪念活动现场、灾区现状都得到更为真实的展现。如网易以图片反映50名汶川人震后一年现状,以视频展现6名汶川人的“房子的故事”,这些集中展现普通汶川人原生态的影像都得到高度关注。 四、网民互动意愿强烈。TOP100中,博客内容占比达到20%,此外,网站发起的互动悼念、纪念活动也获得网民积极参与。如新浪开设的“为灾区人民撞钟祈福”活动总计吸引了35万网民参与。这表明,那场8.0级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却使众多网民留下不可磨灭的心灵震撼,他们希望在这样特殊的时刻抒发胸臆,更希望以恰当的行动参与到悼念、祭奠活动中去。互联网没有地域限制、互动性强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有效满足了网民的交流、互动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