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世东堂 >> 健康资讯 >> 正文

心律失常的原因都有哪些


日期: 2015 - 10 - 13   作者:   来源: 健康报网   责编: lq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心律失常是十分常见的,在人的一生当中难免会出现,许多疾病和药物也可引起和诱发心律失常。在各种心律失常中,窦性心律不齐发病率最高,占25%~27%。窦性心动过速次之,占20%~22%。此外,窦性心动过缓占13%~15%,室性早搏占14%~16%,房性早搏占5%~7%,心房颤动占11%~15%,房室传导阻滞占5%~7%,还有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占5%~8%。

  青年老人都会出现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十分常见的,在人的一生当中难免会出现,许多疾病和药物也可引起和诱发心律失常。在各种心律失常中,窦性心律不齐发病率最高,占25%~27%。窦性心动过速次之,占20%~22%。此外,窦性心动过缓占13%~15%,室性早搏占14%~16%,房性早搏占5%~7%,心房颤动占11%~15%,房室传导阻滞占5%~7%,还有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占5%~8%。

  心律失常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青年人出现的多是心动过速、早搏;而中老年人会出现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儿童发病相对较少。

  健康人也会心律失常

  一部分心律失常是找不到病因的,可发生于正常人。有时,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大量饮浓茶或浓咖啡、饮酒过量、大量吸烟时,神经系统的调节受到干扰,影响心跳,产生心律失常。

  在一些疾病状态下,如感冒,感染性疾病,脑外伤,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低下,以及麻醉和一些药物毒性作用,也会干扰电信号的产生或传导,从而引起心律失常。

  另外,研究发现,几乎所有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都会有心律失常的表现,这是临床上导致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心律失常种类不少

  窦性心动过速 指窦性心律,但心率>100次/分,心脏长时间搏动过快。常见于运动、情绪激动、发烧、甲状腺机能亢进以及心力衰竭等情况。某些药物如阿托品和肾上腺素等也可以引起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 指窦性心律,但心脏搏动过慢,心率<60次/分。可见于运动员和老年人,另外也发生在颅内压增高以及某些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身上。

  早搏(房性或室性早搏) 心脏的搏动提早出现,并且电信号不是由窦房结发出时就称为早搏(期前收缩)。正常人可以出现早搏,往往与精神紧张、消化不良和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等有关。当然,早搏也可以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及服用洋地黄类药物等情况下出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上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人,在老年人中女性略多于男性。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是一种严重的快速心律失常,可发展成心室颤动而导致心脏性猝死。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也可以见于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和心脏手术过程中,极少数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身上,发作特点与室上速类似。

  房扑和房颤 是老年患者中常见的心律失常,经常伴有窦房结功能减退的表现。也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例如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患者身上。

  室扑和室颤 是非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多是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到了晚期的表现。

  心律失常要对因施治

  心律失常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不同病人可能有不同的病因,因此治疗方法不同。治疗前要根据详细的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评估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患者的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二、应采用何种方式,药物还是非药物方式治疗。如果病人心律失常频发,症状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或是心律失常对心功能有影响,甚至有猝死的危险,就应该采取治疗措施。对于合并有心脏或是全身其他疾病的心律失常,首先要控制原发疾病。大部分情况下原发病控制好了,心律失常也会随之减轻。如果基础病变加重,心律失常也不易治疗,这时原发病的治疗应放在首位。


 ·  过度补钙竟引起冠心病
 ·  大病来临前有8个征兆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