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眼科 >> 屈光系统病 >> 近视 >> 预防 >> 正文

近视的预防


日期: 2006 - 03 - 29   作者:   来源: 北京军区总医院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   责编: qsj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近视的发生率很高,在读书的儿童和青少年中逐渐发生。虽然近视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外界因素影响,视力负担过重。预防重点在于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而且应从小开始。这不仅能预防近视发生和近视程度的进展,也可以预防弱视和外斜视的发生。这是一项保护儿童和青少年视力的重要工作,迫切需要学校、老师、保幼员和家长共同努力来抓。

   1.儿童和青少年的发育与近视密切相关,所以在他们的发育时期,不仅要给予合理的营养,不让他们偏食,还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小学生不少于10小时,中学生不少于9小时,生活要有规律,要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保证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体质。对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佝偻病和患传染病的儿童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

      2.每日坚持远眺、眼保坚持健操和课间操,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野外活动。

      3.学习时要有充足的光线,光线要从左侧方向来。不要在光线不足和耀眼的阳光和强灯光下看书写字。晚上在家里自习最好用40瓦的灯泡照明,并安上灯罩,悬挂的高度以视野内不看到灯泡为适合。

   4.不要在路灯下、乘坐汽车时和厕所里看书。不要睡在床上和边走路边看书。更不要歪头偏身趴在桌上读书写字。

   5.不要长时间使用视力,每学习50分钟后,应当休息10分钟,最好去户外活动,让眼望望远处,这样可使大脑和眼睛都能得到一定休息,消除疲劳。下课和放学房,千万不要拿着小人书和小说舍不得放手地看。长时间的阅读,会增加眼的调节力和集合力,促使近视发生和近视的发展。

   6.看电视的次数不要过多,时间不要过长,要控制在1小时以内。距离不要太近。至少隔两米远。

   7.教室的开窗两侧,不要有高大建筑物,绿化校园植树材时,应距离教室远点,以防遮住窗口的光线。教室最好两面开窗,如只能-面开窗,方向应朝南或朝东南,窗下缘离地面的高度以1米为宜,窗上缘越接近天花板越好,窗与窗之间的距离为窗宽的1/2,窗户总面积和教室地面总面积的比例最好是1:4,也可以1:5或1:6,即窗户总面积为10平方米。地面总面积为40平方米或50、60平方米。窗户上部分应安装透明玻璃,下部分安装磨玻璃。合乎以上条件就能使教室里光线充足,均匀而柔和。教室内的墙壁和天花板应刷得洁白。教室内的照明灯光应安装100瓦的灯泡6盏,或40瓦的日光灯管6根,光线要从左后方来,看书写字时不见阴影,灯与墙的距离要隔1.5米,灯与灯之间的距离相隔2~3米,灯悬挂高度离桌面距离为1.6~2米,这样才能使灯光保持在50米烛光。1米烛光,即一只蜡烛的光源照射在距离1米远桌面上的照明度,平时15瓦灯泡的光源照射在距离1米的桌面

上的照明度是15米烛光。

     8.课桌面应稍倾斜,使放在上面的书本-与眼成35度左右的斜角。课桌与坐凳的高矮要适当,以学生坐在凳上脚能平踏地面,心窝(胃区)要齐桌面,购前离桌沿一拳,当学生坐正坐直学习时,眼与桌面要保持30~33厘米(1市尺)的距离,不能小于23厘米(7市寸),以免增加调节的负担。学生座位每隔两用或四周,前后左右定期调整一次。前排座位离黑板应有2米距离。 

         9.课本和练习本的纸张应该白而不反光刺眼,字体不宜小,印刷要清楚,否则眼睛全产生调节紧张,看得特别费力,容易疲劳,促使近视发生和发展。

     10.黑板要黑,不反光,悬拄高度以下方离地面1米为宜,上方要安装适度的照明,解决阴雨天光线不足的问题。老师在黑板上面写的宇要工整,不要过小。

     11.学校老师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上课拖堂,不要给学生布置过多作业,小学生要保证在1小时内做完,初中生独小时内高附在2小时内,高中生在3小时内

做完。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要少布置或不布置作业。更不要给学生加班加点补课。

     12.每个学期要定期检查视力1~2次,了解学生视力的变化,发现有视力下降和眼位不正的学生,应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查明原因,及时给予治疗。对验光确诊的近视戴适合眼镜可保持良好的视力及正常调节与集合。对"假性近视"可用睫状肌麻痹剂或雾视疗法。


 ·  近视眼的发病因素
 ·  治疗近视的中医药方
 ·  七款近视眼食疗方
 ·  哪些方法可以预防近视的发展?
 ·  哪些饮食可以控制近视的病情?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